Browsing by Author "徐薇筑"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日治時期臺南州新豐郡的寺廟整理(2023) 徐薇筑; Hsu, Wei-Chu日治時期末期,隨著進入戰爭期,皇民化運動及提振臺灣人的敬神思想成為了日本統治者的主要課題。至1937年,總督府一改過往對臺灣本土宗教放任、溫存的態度,確立了寺廟整理的方針,直到1940年為寺廟整理的全盛期。其中在整個寺廟整理的過程裡,臺南州斗六郡、新豐郡,臺東州臺東市達成寺廟整理100%的成績,新豐郡更是寺廟整理過程最為迅速的一郡。日治時期的臺南州新豐郡,底下共有7庄,在地理位置上,新豐郡比鄰台南市,郡下以從事農業人口的比例最高。1930年代以前,新豐郡並未針對臺灣人舊有的信仰進行過多的干涉,但隨著進入準戰期,日本本土在昭和恐慌後進行「農村更生運動」,作為殖民地的臺灣,則開始推行「部落振興運動」,職志此時,針對臺灣的本土宗教仍未有過多的限制。但在1936年的民風作興協議會後,總督府注意到臺灣人原有的宗教信仰,並開始針對本土信仰做出限制,最終為了完全驅除本土宗教對臺灣人的影響,推動了寺廟整理運動。本文所研究的新豐郡究竟為何可以達成寺廟整理100%的目標?100%的整理率又是真是假?這是本文所希望釐清的課題。除了寺廟整理在新豐郡下推行的虛實以外,本文同時將新豐郡與先行研究中較有代表性的新竹州中壢郡,以及同為整理比率100%且同樣位於臺南州的斗六郡進行比較,進而探討新豐郡寺廟整理運動的獨特之處。並期望藉由此文補足舊新豐郡的地方寺廟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