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淑美"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途視障教師工作調適歷程之個案研究(2012) 張淑美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職之中途視障教師其中途視障對工作的影響,工作調適歷程中之調適策略和其所運用之資源。以質性研究之深入探討方式來蒐集相關資料。主要研究資料為訪談逐字稿及相關文件。本研究發現:一、本研究參與者中途視障對工作所造成之最大影響為備課、班級經營、課後評量和職場人際互動困難、以及兼任行政工作的困難。二、研究對象之工作調適策略有「自我心理調適」「改變與家人互動的態度」、「申請職務再設計」、「職務的調整」、「使用輔具」、「學生合作學習」、「發展班級經營策略」、「改善職場人際關係」、「人力協助」「參與教學研習」、「職業重建技能學習」、「定向行動學習」及「參與心理輔導課程學習」等。三、工作調適歷程中所運用的資源有「心理輔導知能」、「職務再設計」、「輔具資源」、「人力協助資源」「盲用電腦課程」、「教學知能」、「有聲圖書」、「定向行動訓練」及「社工個管服務」。本研究文末亦針對勞政、社政、民間視障重建服務單位及中途視障者提出建議。Item 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2005) 張淑美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了解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學校課程的規劃與推動的理解評估情形。(二)探討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該領域課程實施現況的理解評估情形。(三)整理研究結果,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以了解基層教師的心聲,並作為未來執行或修正政策、數學教師擬定教學策略及相關研究的參考。 本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受試者包括台灣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數學科合格之在職教師;研究工具為自編「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調查問卷」,其中包括「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分量表」與「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分量表」兩分量表。 本研究以SPSS for windows 8.01版套裝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茲將研究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壹、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各層面之評估理解分析結果 一、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其「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之 整體評估傾向一致性認同的觀點。又其中「課程計畫」、「課程實施」與「配套措施」三層面中,以對「課程實施」的認同度最高,而對「配套措施」認同度最低。 二、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其「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 的整體評估傾向一致性認同的觀點。又其中「教學理念」的認同度最高,而對「教學實施」的認同度最低。 貳、不同背景變項之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其對「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分量表」與「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分量表」之評估結果 一、對「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的評估理解情形 以不同行政轄區的背景變項的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在「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整體評估結果有顯著差異。其餘變項(性別、班級數、最高學歷、教學年資、職前教育、擔任課程發展委員、配授其他課程)沒有顯著差異。 二、對「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的評估理解情形 背景變項中以不同行政轄區、不同職前教育師資培育機構、是否編補教材與是否擔任課程發展委員的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在「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整體評估結果有顯著差異,其餘變項(班級數、性別、最高學歷、教學年資、配授其他課程)沒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實務與對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Item 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2005) 張淑美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了解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學校課程的規劃與推動的理解評估情形。(二)探討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該領域課程實施現況的理解評估情形。(三)整理研究結果,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以了解基層教師的心聲,並作為未來執行或修正政策、數學教師擬定教學策略及相關研究的參考。 本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受試者包括台灣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數學科合格之在職教師;研究工具為自編「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調查問卷」,其中包括「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分量表」與「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分量表」兩分量表。 本研究以SPSS for windows 8.01版套裝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茲將研究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壹、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各層面之評估理解分析結果 一、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其「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之 整體評估傾向一致性認同的觀點。又其中「課程計畫」、「課程實施」與「配套措施」三層面中,以對「課程實施」的認同度最高,而對「配套措施」認同度最低。 二、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其「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 的整體評估傾向一致性認同的觀點。又其中「教學理念」的認同度最高,而對「教學實施」的認同度最低。 貳、不同背景變項之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其對「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分量表」與「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分量表」之評估結果 一、對「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的評估理解情形 以不同行政轄區的背景變項的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在「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整體評估結果有顯著差異。其餘變項(性別、班級數、最高學歷、教學年資、職前教育、擔任課程發展委員、配授其他課程)沒有顯著差異。 二、對「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的評估理解情形 背景變項中以不同行政轄區、不同職前教育師資培育機構、是否編補教材與是否擔任課程發展委員的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在「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實施」整體評估結果有顯著差異,其餘變項(班級數、性別、最高學歷、教學年資、配授其他課程)沒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實務與對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Item 生命教育「倫理思考與抉擇」融入技職院校「資訊倫理」課程之教學省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0-12-??) 劉建人; 張淑美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法,嘗試在技職院校「資訊倫理」專業課程中融入生命教育之教學。 研究對象為某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五專部修習「資訊倫理」遠距課程之學生共46人,採「混合式數位學習」方式進行, 於實施過程中蒐集多元資料,以評鑑成效。研究結果與省思如下:一、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閱讀與分享,可以在社交 互動中激勵學習動力,以提升獨立思考與反省能力;二、結合職場生活的倫理兩難問題思考,可以提高資訊倫理分析與判斷 能力;三、尊重智慧財產與不傷害倫理原則之教學,不能過度理想化,應顧及社會文化脈絡與學生之倫理行動意願;四、教師對 資訊倫理課程的理解,應考量師生生命經驗的共融,透過真誠互動以及與不同背景思想的學生對話,教師得以擴展視野並與時代 連結,以提升教師之專業與生命成長。根據研究發現提出技職院校「資訊倫理」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建議數項。Item 竹南農場參觀記(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1976-07-??) 張淑美Item 給學妹的一封信(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1976-04-??) 張淑美Item 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2012) 張淑美; Chang, Sui-Mei本研究旨在暸解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相關情形。透過自編問卷,採便利取樣方式進行調查,總計得到409份有效問卷,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事後比較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運動參與時間以「假日、非假日兩者皆有」人數最多佔(47.9%);運動時段以「放學後」比例最高佔(72.1%);每週參與運動次數以「二次」者為主(32.5%);每次參與運動時間以「一至二小時」為最多,佔(48.4%);動參與友伴以「同學朋友」為主要對象(39.1%);參與運動地點比例最高為「學校」(32.3%);運動參與主要項目「籃球」,比例達(23.5%)。 二、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的運動參與動機排名前五項為:「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增進自己體適能」、「享受運動的樂趣」、「可以紓解生活的壓力和緊張」、「可以得到快樂」。 三、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的運動參與阻礙因素排名前五項為:「天候不佳」、「沒有時間」、「學業壓力繁重」、「沒有同伴的陪同」及「沒有適合的場地」。 四、不同「性別」、「年級」、「是否參與社團」、「住家運動環境」的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在參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年級」、「是否參與社團」的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在參與阻礙上有顯著差異。 六、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間有顯著的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