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樹倫 博士"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媒體新聞文本的性別訊息分析-以蘋果日報為例(2011) 高素儀本研究旨在探討相當受到國中生喜愛的社會新聞與影劇新聞報導中的性別訊息,檢視其內容是否具有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等觀念,媒體文本是否呈現性別平等的概念念,期盼日後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媒體的認知。 本研究採取符號學分析法,針對《蘋果日報》的社會新聞與影劇新聞之文本,從三十六則新聞報導樣本的內容加以檢視,欲藉此分析文本間潛藏於深層的性別訊息。探究媒體是否在社會變遷之下,可以跳脫傳統性別刻板印象之窠臼?或者媒體仍然持續將傳統的父權性別意涵予以再製? 筆者根據新聞文本分析,獲得以下的結論: 一、新聞文本內容仍然呈現性別刻板印象 (一)文本的用字遣詞,不論對男性或女性的形容,大多數符合刻板的性別角色描述語。 (二)文本所呈現的男性與女性形象- 1.女性不論是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大多數強調其女性的特質、照顧家庭的形象,僅有少部分女性的形象較為獨立自主。 2.關於女性的外貌與身材,則充分突顯父權體制之下的審美觀,強調美麗的外貌、高挑窈窕的身材和女性氣質。 3.男性的形象則多以獨立自主、富有男子氣概、工作上的專業能力等相關的概念呈現。 二、新聞文本對於女性較常呈現偏見與歧視的現象 (一)有關兩性年齡的差異- 1.男女兩性在年齡上的問題,總是被差別化處理。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被貼上條件或優勢不再的標籤;男性則隨著年齡漸增,身價水漲船高。 2.兩性擇偶時社會普遍認為男性較女性年長,男性較具有工作成就,能扮演家庭保護者的責任;而女性生兒育女、照顧家庭的工作被視為是其天職,因此生育能力的限制,也反應在現實社會中對女性的偏見。 (二)對於女性身體的物化- 新聞文本對於女性身體的呈現,經常以文字突顯女性的胸部大小、裸體,並以相當裸露的照片或示意圖展現女體的樣貌。將女性的胴體當作商品公開陳列,以滿足男性的窺視與性需求,貶抑女性的價值。 三、新聞文本並不符合性別平等之精神 (一)對男女兩性不同標準的道德要求- 媒體對於婚外情、情慾犯罪的新聞,通常強調女性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行徑,對於男性的指責則較女性為少。 (二)對於兩性相同行為的不同評價- 1.媒體報導有關職業生涯的新聞時,經常顯現出性別職業區隔的傳統觀念,當社會上某些被視為男性的工作是由女性擔任時,往往刻意突顯其女性特質;但是論及男性時,則著重於專業、事業成就的形象。 2.對於戀情不斷的未婚公眾人物,當女性勇於追求戀情且不時傳出緋聞,則被媒體以負面詞彙批評;但事業有成的男性頻頻與女性發生緋聞或戀情時,文本卻極力稱讚。 3.身體形象的呈現,女體被物化的情形相當嚴重。但論及男性身體時,除突顯好身材之外,強調健康、男子氣概的形象,並未把男性的身體物化。 綜合筆者對於本研究所做之結論,發現《蘋果日報》的社會新聞與影劇新聞之文本,大多數依舊呈現出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等觀念,亦即潛藏著傳統父權體系社會的性別意識型態。對於男女兩性的新聞訊息處理上,也展現出不公平的待遇。Item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2009) 林珮瑜; Pei-Yu,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的影響及實施成效,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本研究以量化研究為主,質性研究為輔,量化研究方面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南投縣山城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學生接受九週十八堂課的實驗課程,並以「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前測成績為共變數,後測成績為依變數,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質性研究方面則以內容分析法探求實驗組學生接受生命教育課程後的真實感受。透過量化統計與質性資料分析,以瞭解課程實施之成效。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任教學校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的自我概念,略低於台灣地區國中生常模平均值,有提升的空間。 (二)生命教育課程有助於實驗組學生「生理自我」、「道德倫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與「學業自我」概念的提升。 (三)生命教育課程對於實驗組學生「家庭自我」概念沒有提升的作用。 (四)生命教育課程對於實驗組學生「整體自我」概念有顯著提升的作用。 (五)生命教育課程受到學生高度的喜愛與認同,且多數學生表示在生命教育課程中有所收穫,了解生命的獨特性、明瞭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加認識自己、喜歡自己、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提升人際相處的智慧。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分別對有志於生命教育的老師、學校行政單位、未來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做為未來實施或研究生命教育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