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張德永"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13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Lindeman「成人教育的意義」與社區大學的實踐
    (2007/4/28-29)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不同類型社大辦學特色、運作模式與課程特色之比較研究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 2011-01-01) 林振春;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公共關係原理在社會教育上的應用
    (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1992-10-??) 巫美韻;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公共關係原理在社會教育上的應用
    (社教雙月刊雜誌, 1992-10-01) 巫美韻;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勤工儉學運動在我國社會教育史上的意義
    (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1995-06-??)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勤工儉學運動在我國社會教育史上的意義
    (社教雙月刊雜誌, 1995-06-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北歐讀書會的起源與發展
    (臺北縣成人教育輔導團、臺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 1996-04-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南投縣國姓鄉鹿神祭—展現社會資本的社區慶典
    (台北市:師大書苑。, 2009-06-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博物館高齡志工之增權賦能經驗-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例
    (2019) 林中荷; Lin, Chung-Ho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增能賦權經驗,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高齡志工為探討對象。本研究試圖尋找更多協助高齡者自助的途徑,因此將焦點放在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習經驗,及服務中產生的增能賦權結果。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 二、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過程中的學習經驗。 三、分析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後的增能賦權結果。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設計,以研究者參考眾多文獻所編製之訪談大綱,深度訪談六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高齡志工。研究者將資料轉譯為逐字稿並進行分析,將研究發現與相關文獻進行綜合性討論,得到結論如下: 一、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是多重而非單一的。 二、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以「自利動機」為主因。 三、博物館高齡志工學習經驗中「開放的學習態度」是關鍵。 四、博物館高齡志工在家庭與社交網絡中互動良好。 五、個人內在層面、互動層面與行為層面的增權賦能要素,促成博物館高齡志工的意識覺醒與反思行動。 六、博物館高齡志工的增權賦能經驗,能幫助預防負面情緒。 七、增權賦能歷程是動態而遞迴的,不是一勞永逸的萬靈丹。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及其活躍老化之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
    (2016) 廖芸娜; Liao, Yun-Na
    本研究旨在探討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及其活躍老化之關係,由於受訪者是擁有豐富人生歷練的長者,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設計,並以研究者參考眾多文獻所編製之訪談大綱,深度訪談六位臺北市立美術館之高齡志工,以探討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 、現況與成長歷程及其活躍老化之關係。 研究者將資料轉譯為逐字稿,再進行分析與整理,並將研究發現與相關文獻進行綜合性討 論。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是多重而非單一的。 二、高齡者在成為博物館志工之前,通常已是博物館的忠實觀眾。 三、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歷程為高齡者帶來成就感。 四、博物館高齡志工在身體健康方面良好以上且有運動的習慣。 五、博物館高齡志工在心理方面呈現樂觀、開朗、正向積極的態度。 六、博物館高齡志工在家庭及社交方面具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七、博物館高齡志工具有積極的終身學習習慣及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分別向高齡志工、志工運用機構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人力資源發展與未來願景
    (台北市:師大書苑。, 2005-01-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成人教育的社會學反思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2006-03-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的課程規劃與知識體系建構
    (2012/09/19-20)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的課程規劃與知識體系建構
    (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2-09-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部落大學的課程規劃與知識體系建構
    (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2-12-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推動與運作現況之評鑑結果分析與反思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2005-05-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經營策略與部落發展—從臺灣非營利組織的理論與定位談起
    (2005-10-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經營管理與策略規劃
    (2005-01-01) 張德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參與學校認輔方案婦女志工之家庭互動轉化學習研究~以新北市中和區復興國小認輔志工團為例
    (2014) 李如梅; LI, JU-MEI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婦女志工投入學校認輔方案的轉化學習之內涵及轉變歷程,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以新北市中和復興國小認輔團隊五位認輔志工為研究對象。以質性取向之深度訪談法,分析其參與學校認輔培訓方案對其家庭互動的轉化學習歷程。此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培訓參與認輔服務之經驗與課程設計之參考。 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出結論如下: 壹、認輔培訓方案對婦女志工個人或家庭互動的轉化歷程 一、原有意義結構、思考模式大多深受原生家庭或傳統社會文化脈絡所影響 二、生活中的問題情境是促發觀點轉化的起點 三、透過認輔培訓方案的學習歷程增進了家庭互動觀點的轉化 四、轉化學習並非是線性的,而是各階段交錯影響的歷程貳、認輔培訓與學習過程對婦女志工個人或家庭互動的改變 一、對個體的改變 (1) 自我統整,提升自信、挑戰自我,展現潛能 (2) 情緒的覺察與管理的能力 (3) 女性意識的覺醒 (4) 社會參與的積極態度 二、對家庭互動的改變 (1) 真誠傾聽,開啟人際雙向的溝通能力 (2) 認知影響行為,以同理心架構關係的橋樑 (3) 營造家庭對話與互動的模式,創造溝通的平台 (4) 體認生命的意義,堅持行善志業,轉變家人的正向思維 (5) 投入認輔志業凝聚家庭向心力,化家人的阻力為助力 (6) 開展家庭生活美學的行動與實踐,建立親子共學的學習型家庭 (7) 建立團體共學的支持網絡成為家庭動能的助力與資源 最後,基於上述之研究結果,本研究也針對婦女志工或其他成人學習者、相關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相關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北縣樂齡學習的現況與省思—成人教育方案評鑑的觀點探討
    (2009-12-19) 張德永
  • «
  • 1 (current)
  • 2
  • 3
  • 4
  • 5
  • 6
  • 7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