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妙霞"
Now showing 1 - 20 of 4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Discourse Functions of Anne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英語學系, 2002-06-??) 張妙霞; Miao-Hsia Chang本文探討台灣閩南話口語對話中指示詞「按呢」(anne)的言談功能。所採用語料長度兩小時,共計394例「按呢」。結果顯示,「按呢」用法包括:一、基 本指示詞語義;二、言談結構功能;三、互動功能;四、句尾助詞。在句子的局部層次上,「按呢」具有強調緊臨述語的訊息內容的功能。當出現於子句交界處時, 「按呢」標示子句間推論,連續,或因果的關係。當「按呢」出現在某言談單位的起始或結束處時,分別具有引介及結束該言談話題的功能。當出現在答覆句時, 「按呢」主要表達話者對前一談話者言談內容的注意,因此主要為互動功能。這些不同層次的功能及不同層次的語義的變化顯示「按呢」在某些情境下已由一指示詞 虛化為一言談詞。Item Response Tokens in MSN Conversations(英語學系, 2009-01-??) 張妙霞; 林欣怡本文研究國語回應標記「是哦」及「哦」在即時通上的言談功能。兩者均用來回應訊息告知,並且反映談話者認知狀態的改變。另一方面,談話者所要表達的語意,與上下語境息息相關。兩個回應標記的主要功能如下:第一、兩者都引出敘述句。不同的是,「是哦」所回應的是新訊息,而「哦」則可回應新舊兩種訊息。第二、兩者都可被使用成為所在話輪的唯一成份,暗示談話者有意結束進行中的話題。第三、兩者都可直接在其後引出新話題。第四、兩者都可引出問句,以詢問與目前話題相關的訊息。此外,「是哦」可出現在隱含負面語意的語句之前,以緩和談話語氣。雖上述功能的語境類似,總體而言,「是哦」語氣較「哦」緩和而禮貌。另外,除了第二、三類的用法表示談話者有意結束進行中的話題之外,第一、四類的語境也時常暗示談話者對話題的負面態度。兩者各類功能的分佈情形顯示,「哦」是即時通上常出現的暗示疏離態度的回應標詞;而「是哦」則是一個較緩和的回應標記,用來表達「小驚訝」,並經常用來暗示談話者疏離的態度。Item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How Attribution Hedges Indicate Authorial Stance"(英語學系, 2012-11-??) 張妙霞; 羅于是; 許月貴; Miao-Hsia Chang Yu-Wen Luo Yueh-Kuei HsuHedges can be used to show a speaker's less than full commitment to the truth ofa proposition in spoken discourse or to strengthen an author's argument in academic discourse. Attribution hedges are hedges used by writers to qualify their claims by relating their arguments to a given source of inform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uthorial stance in attribution hedges in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and their disciplinary variation. The disciplines investigated include the pure humanities,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ard sci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riters in the pur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se more attribution hedges in their writing. Furthermore, these writers reveal a greater tendency to use subjective accounts when they seek support for their claims, with social sciences writers reflecting a lesser degree of subjectivity. Specifically, writing in the pure humanities is characterized by hedges which display more individuality and which involve readers in the argument. Hard sciences writers, by contrast, reflect an objective stance with attribution hedges that imply the authors detachment from the argument. In short, pure humanities writing reveals a rhetorical style that is closer to interactively oriented spoken register. The incorporation of moreinformal elements may arise from the uncertain nature of findings in the pure humanities, where claims or propositions are mainly based on subjective evalua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dataItem 中文假設句的語用功能(2010) 賴鶊文; Lai, Keng-Wen本研究旨在研究中文假設句的語用功能。分為邏輯假設句(typical)、話題標示(topic-marking)、知識性推論(epistemic)、個人評價(evaluative)、補述說明(afterthoughts),以及在進行語言行為(speech act)中一種表示禮貌之用法。 中文雖無顯性的時態標記系統(tense-marking),卻可選擇不同的假設標記來表示不同的假設程度。在研究中發現,完全基於推論的假設句多只用來描述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或是修飾句中的否定;又假設句亦可用來做為話題轉變的一項緩衝工具。但研究後發現假設句鮮少用做知識推論一用;因假設句中的不確定性雖可以讓說話者免責,卻也相對的減低了其推論的可信度。反倒是假設句作為用來表達說話者較偏情感面向的評價為多;而假設句中的假設空間可對說話者所表示的帶有負面字詞的評價帶來緩衝。且研究中亦發現假設程度的高低未必與事情的可能性高低呈相對反比,而是與假設句裡的否定程度較為密切相關。在對話進行補述說明時,打破話題的連貫性而任意發表對之前話題的意見為一較不為合適的行為。因聽說者必須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去重新連結話題,故說話者可採用假設句來緩衝對聽話者已造成的額外負擔。最後在進行命令或要求等語言行為中,假設句可提供聽話者其他的選擇性而表示禮貌之用。Item 中文博士論文摘要中連接性成分之使用(2014) 李懿倫; Vincent Yi-Lun Li學術摘要是具有高密度邏輯論證的文類,這些邏輯論證常依靠顯性連接成分連接(Swales 1990)。本文旨在探討中文博士論文摘要中,不同領域作者如何使用顯性連接成分表達論證間的邏輯語意關係,以及學科領域差異如何影響作者使用這些連接性成分。 本研究共選取九十篇國立大學博士論文摘要作為語料,依領域分成人文、工程、社會科學各三十篇。連接性成分的分類標準依據功能語言學家Halliday (1994),分成詳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增強(Enhancement)三大類,僅含括非命題性與指涉語篇內部等具有後設論述功能的連接成分。 在詳述連接成分方面,統計結果顯示人文領域作者比工程與社會領域作者明顯使用更多連接成分。在詳述連接成分的次類中,闡明類(Clarification)有整體顯著差異。這與學科論證內容有關。人文領域的論證內容較多理論性與概念性的抽象成分,因此作者需要更多的主觀說明闡釋才能清楚表達論證間的邏輯語意關係。在工程領域摘要中未發現總結成分(Summative),顯示作者較不傾向於使用顯性標記幫助讀者總結論證重點,作者與讀者的關係較疏離。此外,人文領域作者使用較多種類的闡明性連接成分,而工程領域作者使用最少種類以及最少的語言形式,顯示領域差異會影響語言豐富度與篇章修辭。 在延伸連接成分方面,變換類(Variation)在人文和工程領域作者間有顯著差異,特別是取代連接成分(Replacive),人文領域作者使用最多而工程領域作者未使用。這與科學寫作規範有關。在科學工程領域中,作者較無法反駁已知的定理,以及作者較期待自身研究是正面支持前人研究。人文領域則相反,作者透過與前人不同的論述鞏固自己的核心論點,找出與前人的差異才是貢獻所在,因此使用較多取代連接成分。 在增強連接成分方面,領域間無差異,顯示增強連接成分是中文學術寫作的必要手段,與學科領域較無關係。增強連接成分有四個次類。時空類(Spatio-temporal)也是學術寫作必要手段,領域間差異不明顯。方式類(Manner)裡則是手段(Means)連接成分使用多於比較(Comparison)連接成分。這是因為學術摘要中,描述研究方法是必要語步(move)(Pho 2008),因此手段連接成分較多。在工程領域摘要中未發現反面比較連接成分(Negative Comparison),這與作者期待正面支持前人研究有關,傾向於找到共通點而非相異點。因果條件類(Causal-conditional)則是工程領域作者使用最多,人文領域作者最少,尤其在條件(Conditional)次類,人文領域作者完全未使用。這是因為工程領域必須清楚陳述實驗條件,實驗條件細節對於結果可靠性影響重大。人文領域作者則是較傾向從綜觀的角度,全盤分析各種可能性,因此較無單獨設定條件的需要。此外,工程領域作者明顯依賴因果條件類連接成分多於增強連接的另三個次類,顯示作者使用的語言資源較為單一,豐富性不高。最後則是方面類(Matter)連接成分,領域間無顯著差異,也是學術寫作必要手段,可以幫助作者清楚陳列討論面向,使讀者易於掌握。 總而言之,人文領域與工程領域間差異較大,與社會科學領域差異較小,連接成分的使用差異與學科知識內容以及學科寫作規範有關。整體而言,人文領域作者使用較多種類的連接成分,展現較豐富的語言形式。工程領域作者則相當依賴少數的類別,使用較不豐富的語言資源進行論證間邏輯語意銜接。Item 中文口語中的元話語標記:語域比較分析(2019) 林祐萱; Lin, You-Xuan元話語標記(metadiscourse)為言談的後設標記。語言使用者在寫作或說話時,能夠同時為自己正參與其中的對話做評論或註解。藉由元話語標記,語言使用者明確標記文本成分如何做連結、文本如何架構組織,以及傳遞話語的正確意圖、自身評價與態度給讀者或聽者,並且與他們完成互動。大多數過去的元話語標記研究著重在寫作分析,然而Ädel與Mauranen (2010)在合著中已指出元話語標記在寫作與口語中的形式與使用方法有所不同。再者,中文的元話語標記研究也一樣過度專注在寫作,以及跨語言對比分析上。因此,中文口語的元話語標記值得更多的研究投入。 本研究旨在研究尚未被充分討論的中文口語元話語標記。本研究語料來源為兩部電視談話節目:《爸媽冏很大》與《小燕有約》。前者為討論性節目,後者為藝人訪談節目。兩個節目各取三集以供研究。本研究主要套用Vande Kopple (1985; 2002)的方法來定義與分類元話語標記。總共有六個主要類別,包含連接詞(Text connective)、註解(Code gloss)、溝通行為(Communicative acts)、認識情態標記(Epistemology marker)、態度標記(Attitude marker)、話語評論(Commentary)。這六個主要類別根據不同功能再做細部分類。 藉由分析這筆語料,本研究目標是找出中文裡常用的元話語表達形式、元話語標記在文本中及互動中的使用目的,以及探討元話語標記的使用是否會跟隨不同的言談類型做改變。為此進行兩個節目中元話語標記使用的對比分析,包含質化與量化分析,以找出相同、相異之處。量化分析方面,本研究採用卡方檢定來檢驗元話語標記與言談類別之間的關係。質化及量化分析結果則是套用Biber與Conrad (2009)提出的情境特質(situational characteristics)來幫助解讀元話語標記使用不同的可能原因。 在相似處方面,研究結果顯示兩個節目的元話語表達型態有大量的重複,無論是在語彙層次或片語甚至句子層次都有相似之處。在語彙層次上,關聯詞(conjunction words)在標註邏輯關係(Logical relationship)時被大量使用,如:因為、可是、如果。有些元話語功能也能夠以言談標記(discourse markers)來完成,如:那、就是、你知道。除此之外以語用功能分類的詞彙也重複大量出現,包括Searle (1989) 提出的遂行動詞(performative verbs),如:建議、假設、開玩笑,以及McCarthy (1991) 提出的言談組織詞彙(discourse organizing words),如:問題、重點、原因。至於在片語及句子層次,特定元話語標記有相似的句構。舉例來說,附加問句常用在話語評論(Commentary)的評論可能觀點(Comment on probable views)。元話語標記也能是一整個句子,像是迴避標記(Shield)的規避效果就可以用完整的句子來描述說話者自身信心缺乏來完成。 至於相異之處,主要在三個方面:次數分布、使用目的、話語輪轉中的位置。元話語出現次數多寡顯示參與者在不同話語類型中的使用偏好。說話者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對話環境,並隨之選擇適當的元話語策略來促使溝通順利。舉例來說,連接詞在《爸媽冏很大》裡的使用次數大為超越《小燕有約》,顯示說話者需要使用更多的連接詞來幫助組織較長的文本並傳遞較複雜的概念。 元話語標記在說話者的使用目的上也有所不同。同一類別的元話語標記可能被用來實現不同的目的。比如說,《小燕有約》的主持人利用連接詞裡的時空標記(spatio-temporal marker) 來中止來賓偏題的對話並且將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尚未完成的主題或下一個新主題。然而在《爸媽冏很大》時空標記僅被主持人用來推動談話進行。 元話語標記在不同的話語輪轉位置也透露出不同的言談特色。舉例來說,《爸媽冏很大》裡的說話者通常在誤解發生前就使用註解裡的澄清(Clarification)來預防聽者可能的錯誤解讀。相反的,在《小燕有約》,澄清通常只發生在聽者質疑說話者之後。這相異點顯示兩個節目的說話者對於自身言論的謹慎度不同,參與者間的關係也有所差異。 本研究發現中文的元話語標記可能有一套常用的表達方式及典型句構。另一方面,元話語在兩個節目裡的使用差異,意味著在不同的言談環境裡,元話語使用有所變化。這些發現提供教學上的啟發,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常用的元話語表達方式,但仍須幫助他們察覺到元話語標記在不同言談類別裡使用上的細微差異,順利達成充分有效的溝通。此外,本研究也提供未來元話語分析方法上的建議,考慮到元話語在不同言談類別的功能差異,分析上應同時考慮文本上與互動上的功能,而非將其限制在其中一方面。Item 中文學術論文中規避詞的使用(2010) 羅予彣; Yu-Wen, Lo規避詞在學術論文中主要用以表達作者對其論述內容的不確定性,以及作者對其論述內容真實性或精確性的謹慎態度。同時,規避詞也使作者得以減低對其論述內容可靠性的責任,進而避免其他研究者的反駁。然而,儘管中外學者大量探討規避詞在英文學術寫作中的使用情形,現有中文規避詞的研究卻僅限於口語言談中的使用。基於此,本研究欲探討規避詞在中文學術論文中的使用情形,包括其表現型態與比例分布、在不同學術領域中使用的異同、以及比較其在學術論文和口與言談中的異同。 本研究探討的學術領域為生物學、商學、及歷史與文學,用以代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純人文研究。每個學術領域的語料皆包含三十篇於2000-2008期間出版的知名學術期刊論文。研究發現中文學術論文中使用的規避詞以字(詞)彙類為大宗,其中副詞為使用得最為頻繁的詞類,助動詞及動詞其次。然而,學術論文作者最常使用的規避詞卻是「可能」、「應該」、及「可以」三個助動詞。 本研究亦發現不同學術領域的作者偏好不同類型的規避詞。生物學學者經常使用規避詞來修飾測量數據的正確性,以及修飾其研究的可試驗性,避免無實驗根據的論述。此外,生物學學者使用的規避詞種類最為狹隘,應是為了保持語言使用的簡潔所致。商學學者則經常利用規避詞來修飾研究假設的正確性及作者對其研究建議的確定性。儘管過去的研究僅指出規避詞的使用在科學領域及社會人文科學領域有明顯不同,本研究發現歷史與文學學者偏好使用的規避詞與商學學者的大有不同。由於歷史與文學學術論文中的論述主要為作者對文獻的詮釋,歷史與文學學者經常使用第一人稱指稱詞及具主觀性的規避詞來表達作者對其論述的主觀態度及判斷。此外,歷史與文學學者亦較常使用常見於口與言談中的規避詞,如感官詞、疑問詞、及表達作者立場的副詞等,顯示歷史與文學中的論述與口語言談的語體較為類似。因此,若要對規避詞在不同學術領域中使用的異同有完整的了解,對於純人文領域的探討是不可或缺的。 儘管規避詞在口語言談中及學術論文中皆經常可見,其使用的動機卻不盡相同。在注重人際互動的口語言談中,「禮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在學術論文中,表達論述內容的真實性及正確性的程度才是使用規避詞最重要的目的。Item 中文學術論文的主觀性及客觀性(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12-11-01) 張妙霞; 羅予彣; 許月貴Item 中文學術論文的規避策略(2010/08-2011/07) 張妙霞「規避」一詞在語言學中指當說話者欲表達不肯定態度時所用的語言策略,主要目 的在於減緩因互動而產生的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此現象亦反映了語言的靈活性;當語 言使用者對所說語句無法肯定其來源或正確性時,使用規避策略,能保護說話者,免於 對所用語句負全責。 雖然規避策略在面對面互動中弱化了談話者的命題內容,在學術寫作中,卻可鞏固 作者的論點。在學術論文中,作者主要目的為發表新的研究發現,並使同領域學者接受 自己的觀點,使論點其成為該領域的新知。藉由規避策略,作者可避免自己的論點過於 武斷或極端,因而保護自己,免受讀者的批評。學術論文的規避策略的使用,自八零年 代起,已廣受語言研究者的注意。然而,主要研究集中在英文學術論文的規避策略的功 能及分佈之分析。在中文方面,學者雖已注意到規避策略在中文言談中的功能,此策略 在學術論文的功能及其與口語之間的關係,卻顯少受到重視。 因此本研究計畫擬探討 規避策略在中文學術論文的功能,並回答下列問題: 1. 中文學術論文的作者如何使用規避策略來修飾文中的論點? 2. 中文學術論文的規避策略分佈情形為何? 3. 在不同領域的寫作中,規避策略是否有所不同? 4. 中文學術論文的規避策略和中文口語的規避策略是否有所不同? 藉由語料分析及以上議題的探討研究,本計畫期能建立中文學術論文中規避策略的 理論及分析架構,並一窺此寫作策略在實際語料中的全貌。此外,透過自然及人文科學 領域中規避策略的功能比較,期能深入了解不同領域作者寫作風格的異同。另一方面, 中文學術論文及英文及口語的比較亦能使研究者了解此策略在文類區隔上所扮演的角 色。Item 中文對話敘事中直接引用句的言談功能(2023) 曾維曼; Tseng, Wei-Man在日常生活對話中,人與人之間彼此分享故事以及想法,而為了傳遞這樣的想法和故事,我們時常會需要依靠引用他人或是自己來達到目的。而這樣的引用形式經常以故事敘事的方式出現。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中文對話敘事中其直接引用句不同的言談功能,以及直接引用句在對話敘事語境中的不同分佈。本研究收集了十六個來自八位不同對話者所自然產生的中文對話,除了分析直接引用句的功能外,也採用了敘事結構更進一步觀察直接引用句的分佈。而研究結果指出,中文的引用句可能分佈在故事中的任何階段,並且無固定順序。這樣的引用句有著提供證據以及使得故事更加戲劇化的功能,此外,本研究中的故事皆涉及情緒高漲或是具有強烈的情感體驗,而在敘事前期說故事者會利用直接引用句來介紹故事,而大部分的直接引用句則屬於主要故事行動部分並且反覆出現,使得故事內容生動具象。在評價階段,部分說故事者為表達自我態度或感受,則不會運用過多的引用句。在中文的日常敘事對話中存在著引用句使用的趨勢,而當對話的主題越是與強烈情感相關,越多的直接引用句會被大量地使用。Item 中文的自我貶抑:從網路論壇探討(2016) 陳薰磬; Chen, Hsun-Ching在華人文化的人際互動中,自我貶抑為常見的禮貌策略之一,藉以展現說話者的謙遜態度。然而,過去與禮貌相關的研究大多試圖提出足以解釋華人社會禮貌之理論,鮮少深入檢視自我貶抑在禮貌實踐中的角色與功能。因此,透過網路論壇中的語料,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的中文母語者如何藉由自我貶抑營造人際間的和諧關係。四十篇含有作者照片的分享示範文章(information-sharing and demonstration-giving articles)收集自批踢踢實業坊(PTT)中的美妝板(MakeUp)與網購板(e-shopping),挑選出文中所有具自我貶抑意涵的措辭並加以分析。 本研究的分析主要分為三個面向:自我貶抑的主題(topics)、語言形式(linguistic features)、及語境(contexts)。結果顯示,分享示範文章的作者貶抑自我的外貌、能力、個性、與環境。美妝及穿搭的文章性質使得讀者特別重視作者外貌和能力,作者的自我貶抑能預防讀者的質疑,甚至引導讀者回以讚揚,因此外貌和能力的貶抑頻率尤高。自我貶抑的語言形式包含否定詞(negatives)、增強詞(intensifiers)、減弱詞(downtoners)和語言創造性(linguistic creativity)。否定詞、增強詞、與語言創造性能強化作者的自我貶抑,其中否定詞的使用隱含作者認為自身並未符合該角色的理想標準。而減弱詞協助淡化自我貶抑,避免作者失去太多面子(face),影響文章可信度。自我貶抑出現的語境則多為文章中的離題(digression)部分,於看似與主旨無關的分享中揭露更多作者的隱私與弱點,與其自我貶抑緊密連結。自誇(self-praise)雖不多見,偶爾也用以回復作者自我及文章的價值,並與減弱詞或自我貶抑合併,以免直接威脅讀者面子而違反禮貌原則。最後,讀者對於文章正向且充滿誇讚的回應(complimentary response)顯示出作者自我貶抑策略之成功。Item 中文衝突策略之語用研究(2020) 翁翊芳; Weng, Yi-Fang人與人交際言談之間,想法的分歧所引發的言語衝突會因為對談者在社會上的條件而有不同的話語模式。本研究探討之目標為談話者在與家人和同事的交流中,面對威脅的情境下所使用的語用策略。從五十六位臺灣人在中文衝突語境的問卷研究結果中發現,社會距離和社會權力確實對語用策略選擇上有所影響。當對談者的關係較為親近,且受威脅者的權力較高時,威脅策略的使用佔相對高的比例。然而,在工作場合上,威脅策略並不常見,取而代之的是請求和妥協的策略,以顧及雙方的面子。此外,當被威脅者的權力較低時,無論是與家人或是同事交流,有採取相同策略的傾向,亦即受試者傾向使用妥協、懇求或道歉等策略。最後,男性和女性在處理言語衝突的情況亦有所不同。男生易使用威脅策略,在與家人交流時特別明顯,女性則是偏好溫和的語用策略,社會關係和權力的影響並不明顯。Item 中文表向下動詞的語法及語意分析(2022) 余瑞瑩; Yu, Jui-Ying本文藉由分析平衡語料庫4.0語料,研究中文表向下移動的近義動詞。根據中央研究院的詞頻表,本文選擇「落」、「掉」、「跌」、「倒」、「摔」、「降」六個動詞為研究主題。研究目的在於區分六個動詞在語法、語意及表述向下移動的特徵。在分析中,根據動詞的非賓格/非作格用法,將它們的句構分三大類:[客體/施事 動詞 補語]、[客體/施事 動詞 (____)]及[(____) 動詞 客體],當中客體/施事是動詞的核心論元。補語又可進一步區分為六類;介詞+處所名詞、趨向動詞+處所名詞、下、複合趨向補語、數量補語及結果補語。[客體/施事 動詞 (____)]中,動詞可單獨存在或接處所名詞或副詞。[(____) 動詞 客體]出現在存現句、領屬句、無主語結構及致使結構。客體/施事的語意特徵,如具體或抽象、人類或非人類,以及重複共現的並置詞也納入分析以決定六個動詞表述的動作類型。本文採用Talmy (2000a)的概念結構系統及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隱喻兩項認知理論作為理論架構。一方面將Talmy (2000a)系統內的分類精簡為10項以分析六個動詞表下移動作的特徵,這10項分類為:(1) 關注焦點、(2) 分別性、(3) 延伸度、(4) 情態、(5) 視角位置、(6) 視角距離、(7) 視角方向、(8) 關注階段、(9) 關注層次及(10) 驅動力。第一項說明移動事件強調的成分,第二至第八項與動作特徵相關,最後兩項說明移動主體與動作起因的特徵。另一方面採用Lakoff & Johnson (1980)的概念隱喻中方位隱喻與實體隱喻來解釋六個動詞的隱喻用法。 研究發現[客體 動詞 介詞/趨向動詞 處所名詞]是六個動詞主要的句構。在此句構中,六個動詞在表具體下移動作時呈現差異。「落」表示自然動作、「掉」描繪與人類相關的突發動作、「跌」描述導致嚴重後果的人類動作、「倒」表達直立物體從垂直方向往水平方向下移的動作、「摔」表達與人類相關的猛烈動作、「降」則是代表能以刻度衡量的動作。此外,「倒」在視角距離與其他動詞有所區分,而「降」在強調動作階段與其他動詞有所不同。根據六個動詞呈現的特徵,本文提出關注焦點、有界性、情態、視角距離、關注階段、主體類型與使動性為區分它們的主要類別。此外,「落」、「跌」、「降」表延伸義的語料數遠大於呈現基本義的個數,而延伸義與基本義之間的關係以方位隱喻與實體隱喻解釋。本文進一步提出此兩項隱喻不足以解釋「落」的延伸用法,而必須藉助其他隱喻類型,如事件隱喻,來補足說明。另外,六個動詞在書面語與口語語料的使用也被比較,發現「落」、「跌」、「降」傾向用於書面語,而「掉」、「摔」、「倒」傾向在口語中使用。六個動詞的句構類型亦隨著書面語/口語而變化。本研究藉由比較六個動詞的句法、語意及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分析它們的細微差異,藉此理解它們表達的下移動作在我們的認知中有何不同,又如何反映在語言使用上。Item 人稱代詞之中文口語言談功能探析:文類比較(2013) 謝佳琳本文採共時分析比較不同文類之中文人稱代名詞在言談中的使用情況。在不同的語境下,人稱代詞可呈現典範(canonical)或非典範(non-canonical)用法。過往文獻多著墨非典範用法的描述與分類,忽略探究人稱代詞於真實情境之應用。本研究以溝通互動為基準,以電視訪談秀(TV interviews)及日常對話(daily conversations)為分析之來源。研究結果顯示人稱代詞在不同文類呈現頻率分佈與功能之差異。非典型單數代詞於電視訪談秀中出現頻率高於日常談話。談話者頻繁的使用非典型單數代詞(特別是第一與第二人稱單數)使得代詞具備較多元功能,也提高非典型用法在電視談話秀的頻率。探析人稱代詞之分佈與功能之異同,本文主張其差異來自不同文類中談話目的(speech goal)與話題(topic)之迥異。以觀眾為主(audience-oriented)的談話主題藉由人稱代詞之非典範用法,吸引未在場聽者之融入參與,以達成其言談目的。反之,以言談參與者為導向(participant-oriented)的日常談話,著重於談話者間人際往來互動(interpersonal relation),故典範用法較常見於會話之中。總而論之,中文人稱代詞兼具典範用法與非典範用法之功能,其使用情形因不同文類之言談目的與話題影響而變異。Item 以語料庫為本探討母語及非母語英語寫作之因果連接詞用法比較(2024) 郭芯慈; Kuo, Hsin-TzuItem 公眾批評回應策略之研究—以台灣網紅為例(2024) 施曉涵; Shih, Hsiao-HanItem 台灣政治人物電視專訪及立法院質詢中問句功能研究(2019) 林彥呈; Lin, Yen-Cheng本研究主要分析台灣政治人物訪談以及台灣立法院質詢兩種正式場合語境的中文問句使用情況,並提供其語境中問句的形式與功能的分佈及形式與功能之間的關係。另外,藉由探討兩種語境的情境特徵來解釋問句功能使用的分佈。就功能部分,本文採納Freed (1994)以及Chang (1997)的問句功能來分析訪談及質詢中的問句。 在語料方面,本文蒐集了八個台灣政治人物專訪節目以及八場台灣立法院質詢,其中專訪節目總共有511個問句,而立法院質詢中有420個問句,加總共有971個問句。並藉由正規化頻率(normalized frequency)的統計來呈現問句形式及功能分佈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在政治人物專訪中,偏好的問句形式包括語氣詞問句(SFP questions)、直述句問句(declarative questions)以及疑問詞問句(question-word questions)。在立法院質詢中,出現較多的問句形式包括語氣詞問句(SFP questions)、正反問句(A-not-A questions)以及疑問詞問句(question-word questions)。就功能分佈結果發現,外在事實範疇(external category)的功能在兩個語境中的出現頻率都是最高的,但是在政治人物專訪中,表達範疇(expressive category)的功能出現頻率有比較高的趨勢。以細部功能來說,在兩個語境中針對隱私、機密訊息的取得功能(elicitation of private information)同時佔最多數,其次多數為普遍存在事實的取得(elicitation of universal information)、釐清事實功能(clarification)、確認事實功能(confirmation)以及反問功能(rhetorical function),其中佔多數的問句功能皆為標準問句(standard question)。此分佈結果也證實Ilie (1999)所指出的,標準問句越多,語境就越正式。 另外Biber及Conrad (2009)所提出的語境特徵(situational features)也充分解釋問句功能分佈情形。關鍵語境特徵包括背景(settings)、溝通目的(communicative purposes)、主題(topics)、對話參與者(participants)以及參與者之間的關係(relations among participants)。藉由上述結果可以推測,就以問句為主的語言特徵來說,政治人物專訪以及立法院質詢這兩種語境是類似的,但是也因為語境特徵的不同,導致分佈結果有些許不同,例如上述提到的,政治人物專訪中的表達範疇的問句功能(expressive category)略顯比立法院質詢多。另外也可以推測,情境的特徵也會影響問句功能的使用。Item 台灣英語學習環境下學生語用及語法意識之相關性探討(2010) 黃湘涵; Hsiang-Han Huang由於中介語用學為第二外語習得之領域之一,其在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和語用知識習得上也扮演著日趨重要的角色。近來,在中介語用學的研究中,學者們不斷提及語用知識之習得與意識之提升。然而語用、語法意識之相關性探討卻是長期以來一直被忽略的議題。有鑒於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二: 一為探討第二外語學習者是否能有效辨別語法和語用在語言使用中之誤用,二為語言程度對於辨別能力之影響。 研究語料蒐集自八十位受試者,共分為四組。第一組為20位英語母語人士,第二組為20位高等英語的台灣英語學習者,第三組為20位英語程度中高等的台灣英語學習者,第四組為20位英語程度中等之台灣英語學習者。研究工具為影帶式問卷調查及訪談,問卷及影帶內容參考Bardovi-Harlig and Dornyei (1998)之研究方法,並重新設計及修正。影帶及手寫問卷皆包含15個情境題,其情境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語用適當卻語法錯誤,第二類為語法正確卻語用不妥,第三類為語用、語法皆無誤用。受試者須觀賞各情境兩次,並判斷主要對話是否正確,若此題為錯誤或不妥之對話,需以量表判斷其嚴重性。影帶問卷填畢後,受試者須接受訪談,分享其作答之心得與個人背景之影響。本研究所蒐集之語料都進行量化及質化之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和語法錯誤相較之下,中等程度學習者能夠判斷較多之語用錯誤。除此之外,筆者發現當學習者達到或高於中高等英語程度時,語法能力趨於穩定並且無顯著進步。至於兩種錯誤嚴重度的判斷,研究發現四組學習者認為語用不當比語法錯誤來得嚴重。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結果顯示第二外語學習者的語法能力受到英語程度的影響非常顯著,而語用上卻不見差異。再者,訪談資料顯示英語教師於課堂上提供之語用教學對於學生語用能力之增進有顯著的幫助,學生們也能擁有更多機會將其所學帶入真實情境。 本研究於後段提供研究發現的啟示及未來之建議研究方向,雖然仍有些缺點,但是本論文對於語用意識及中介語用學研究領域已有所貢獻及啟發,並為日後台灣的英語教學之路提供有利參考。Item 台灣閩南話口語語料庫中連接(副)詞的功能(I)(2002/08-2003/07) 張妙霞Item 台灣閩南話口語語料庫中連接(副)詞的功能(II)(2003/08-2004/07) 張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