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元鳳"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LabVIEW程式比對非破壞性光譜圖 - 以東方繪畫常用無機顏料為例(2019) 陳崇軒; Chen, Chung-Hsuan本研究基於文物保存與維護的安全,均 使用非破壞性光譜儀 拉曼光譜儀 (Raman) 、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 (FTIR)、X射線螢光光譜儀 (XRF) 、X射線繞射儀 (XRD)。使用的無機顏料為台灣、日本所製造,大小為10號,此號數為 中間大小可獲得較佳代表性光譜。 本篇使用之重疊度運算程式,是基於模糊理論所開發, 計算光譜間的交集與聯集比例, 了解兩者之重疊程度 。並成功運用在非破壞性光譜之間 。 首先,計算印泥的螢光與拉曼特徵的重疊度推測畫作為相同作者的可信度 。去除螢光背景後 藉由資料庫計算重疊度,成功推測印泥成色物質為硃砂 (HgS),並非鉛丹 (Pb3O4)或其他有機顏料 。另外,成功推測白色部分主成分為碳酸鈣 (CaCO3),並非鉛白 (2PbCO3Pb(OH)2)、鈦白 (TiO2)或其他有機顏料 。 接著在資料庫 比對 過程中發現 黃色無機顏料 -岩肌的主成分改變,現在的岩肌並非以前所使用主成份為二氧化矽 (SiO2) 的紅玉髓,而是主成份為碳酸鈣 我們向製造商反應此結果,並 得知原礦已改變為主成份為碳酸鈣的紅色大理石。 最後,藉由拉曼及XRD辨別碳酸鈣顏料來源成功辨別珊瑚末與胡粉 其來源為動物性碳酸鈣,方解末為礦石性碳酸鈣。Item 全色的可逆性與可辨識性之探討一以陳宜讓「七面鳥」作品保存修復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5-04-??) 張元鳳; YUAN-FENG CHANG繪畫文物在歲月的洗禮下往往因環境或不當保存,而導致自然老先或人為損壞,更造成作品的原意喪失或損傷。執行繪畫保存修復作業時除了遵循修復倫理的同時,更需思索如何在規範下達成畫面的完整性、真實性與再修復時的可逆性,以期代代傳承繪畫文物的風格特徵與珍貴的歷史價值。在繁瑣的修復過程中, r 全色」作業是為了整合、完善繪畫作品視覺上的完整性並傳遞其實的創作訊息,在修復作業中是決定成敗的最後重要關鍵。特別在處理東方繪畫時,由於媒材多為水溶J性材質,加上畫面上沒有保護層的傳統創作特徵,更使作業伴隨了高度風險。因此,修復前明確繪畫創作的材料技法與風格特徵,審慎考量全色之適當性、可逆性與可辨識性,一直是東方繪畫在修復技術上不斷研究與挑戰的課題。近年來隨著亞洲藝術在國際上的帽起,更多人開始以國際性的客觀角度審視東方或是亞洲繪畫的修復問題,這種趨勢相對的也加速了相關保存修復技術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融合腳步。此篇引以為例的修復作品是陳宜讓於1942 年所繪製的rt面鳥」娟本膠彩,為2011 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新進的館藏品。藉由rt面鳥」一作的修復與技術研發過程,探討近年來東方繪畫修復時,如何借由非破壞性的X 光螢光反射分析儀(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XRF) 、紅外線攝影等非可視光科技的輔佐來調查東方繪畫顏料的特性,並對於近代娟本膠彩繪畫在全色技術上的新嘗試,提出修復時導人非可見光學辨識後加補彩的全色技法。另外,伴隨著不斷新進開發的技術與嘗試,東方繪畫保存修復除了技術之外,在此也嘗試探討「修復美學」的定義與重要性。Item 桃花源心象造境─吳玉潔水墨創作論述(2013) 吳玉潔; WU, YU-CHIEH「桃花源」自從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出現後,長時間以來一直是文化藝術界喜愛的題材,其意象也隨著時間和地域的不同而產生改變。從《山海經》的崑崙仙境和玄圃、荊湘地區的民間故事,到陶潛的〈桃花源記〉,這種追求永恆樂園的意念,融合到文人的理想山水繪畫及園林,甚至隨著文化傳播到韓國和日本,個別形成在地化的仙境山水與心之書齋。「桃花源」最終成為人們所嚮往的理想世界、「心」中的永恆歸屬之地。 為了與外在世界的紛擾共處,我們必須時常向內走進「心」中的歸屬之地省察自身,這片秘境既是暫時超脫現實的永恆理想樂園,也是能顯現自我人格潛意識之處。20世紀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畢生研究人格潛在意識,並提出了「集體潛意識」的陰影等多種原型,使我們能深入解析人們的心理狀態。 本研究主要透過桃花源相關的文獻探討與圖像分析,探討如何藉由空間表現,從虛假的外在現實過渡到真實的心靈圖像,以一種「源內」和「源外」的空間概念區分「內在」與「外在」,進而討論心象空間的兩種類型:理想世界、人格顯現的差異。經過文獻探討作為創作論述的基礎,結合本身的生活及繪畫經驗,形塑自我的桃花源心境圖像及繪畫風格。繪畫創作上探討膠彩及水墨運用在紙、絹上的差異,最後選擇絹作為主要表現基底材,而構圖安排上,作品之間帶有些許故事情節的連結,也就是從「源外」走進「源內」的過程,嘗試呈現出靜謐而空靈的水墨淡彩繪畫風格。Item 科學分析優化文物修護之研究—以呂鐵州「後庭」膠彩畫為例(2023) 潘怡伶; Pan, Yi-ling《後庭》(1931,原名《蜀葵與雞》)是日治時期膠彩畫家呂鐵州(1899–1942)之代表作。該作呈現當時台灣畫家受西方寫實主義影響的寫生繪畫風格,並大量使用日本傳統「盛上技法」繪製而成。這種利用顏料逐層堆高成半浮雕的效果,乃膠彩繪畫中極具高難度的技法,因而使該作更顯彌足珍貴。《後庭》大約在20年前曾經修護,但修護後卻發現盛上技法區域的顏料層仍嚴重龜裂,亟需再次進行整體修護以便妥適保存。面對獨具時代背景卻又嚴重受損的珍貴作品,若未先理解劣化的根源,便無法提出適當的修護保存策略。對承接修護的單位而言,能否自評為具有受理該案修護的適格能力與對作品的風險評估上確實是一大挑戰。因此,為建立嚴謹的評估模式,本研究首開國內先例,在受理修護前先進行相關科學分析與試驗評估,獲得關鍵結論後再正式受理修護委託。本研究首先以「加固材料分析委託案」針對關鍵材料進行分析試驗,包括:(一)開發將展色劑與顏料分離之樣本前處理技術;(二)運用顯微紅外線光譜法(Micro-FTIR)結合元素分析儀串聯同位素比值質譜法(EA-IRMS),判定《後庭》的顏料展色劑較接近西方繪畫使用的阿拉伯膠;(三)以創新模擬劣化試驗方法,探討顏料龜裂與展色劑相關性,並擬定出最適化修護措施。正式受理委託修護後,採行非破壞性科學檢測以釐清作品材質特徵和先前修護痕跡。首先運用一般光源攝影確立前次修護有更改裝裱形式,以及顏料錯位與補彩溢塗等情形;背面光、透光與紫外線螢光攝影則顯示呂鐵州利用不同材質紙張拼貼畫面,使作品基材紙張厚薄不均,且畫心紙材已隨龜裂現象一併拉撐斷裂;透過紅外線攝影(860nm)與X光螢光分析儀(XRF)推測作品顏料成分,則規範出清潔與加固溶劑使用限制。綜合前述分析試驗和非破壞檢測結果,制定了修護策略是必須先提供穩定的基底材與裝裱支撐,再針對顏料層進行加固並填補缺失,使畫面回歸原創性與穩定性。實際進行作品解體,將背面的五層背紙層層揭除之後,發現兩個因前人修護不當而產生的嚴重人為二次傷害:(一)前次修護師採用中式裝裱常用的短纖維宣紙,加上漿糊黏著力不足,以至於產生裝裱紙張空鼓、無法給予作品足夠支撐而促使基底材隨著顏料層一同斷裂的狀況;(二)因早期修護無科學檢測的輔助,導致修護師誤判紙層而產生揭薄基底材紙層使作品厚薄不一之情形更加劇烈。因此在歸納上述結果後說明顏料層的龜裂原因,其實是包含作品本身材料老化與結構層複雜加上後人不當修護等相互影響所致。本研究執行之修護乃根據作品實際需求訂製規劃各項材料與技法,不僅將作品基底材裂開的縫隙良好銜接、給予強韌且具保護力的支持體,更將模擬試驗結果結合油畫修護校正顏料層變形的技術,將錯位的顏料層復位。最後基於倡導「文物修護美學」的理念,重拾在台灣幾乎瀕臨失傳的日式裝裱技術,重現《後庭》原日式屏風裝裱風貌,解決畫面中心銜接處畫意不接的情形,更彰顯原有美感與歷史時代特徵。綜此,本研究建立起一套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現代科學優化文物修護保存模式,特別是針對重要文物的安全性,透過修護前的調查分析與試驗,將科學分析所掌握的事實證據基礎與修護技術經驗緊密結合,依此擬定較適化的修護保存策略與執行方案,提供文物修護實務與保存科學領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