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侯ㄧ欣"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課程推廣的理論建構之探究:以閱讀為例(2017) 侯ㄧ欣; Hou, Yi-Hsin課程推廣研究肇始於1960年代美國大規模介入中小學的課程革新活動,故課程推廣被界定為政府機關對學校教師的介入行動。由於推廣往往伴隨革新之後出現,且需探討那些持續發展一段時間的具體案例,較能追溯其歷史軌跡;因此本研究以閱讀為例,採實證主義的立場,將實施、擴散和制度化理論整合為模式架構,以結構方程模式證澄理論模式與案例樣本資料的配適性。確證推廣理論的模式架構後,再以典型相關和路徑分析,探討理論構念間的相互關係,有助於釐清推廣過程各因素間的錯綜變化(如:擴散角色影響制度化模式),並憑藉迴歸和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個人及學校背景變項如何對推廣產生影響(如:校風開放傾向價值型塑的制度化形成)。最後,輔助質性探究的結果補充說明理論模式的脈絡性效果(如:榮譽雖有助於制度化形成,卻可能是走入另一修正的開始)。從模式架構的配適度檢驗、釐清推廣過程各因素間的相互關係、探討背景脈絡的影響,進而回應建構課程推廣理論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抽樣範圍取自北部地區、中部地區、南部地區、東部及離島地區,並以都會化程度69.4%為依據,分層抽樣都會區和非都會區學校。採問卷調查和訪問調查作為蒐集資料的方法,經量化和質性技術的分析結果,對照研究目的後,大致歸納結論如下: 一、課程推廣具實施、擴散和制度化等階段,每個階段皆有其相應的任務。實施階段審慎評估忠實觀或調適觀的脈絡性需求後,可搭配自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實施方式組合;擴散階段則因應個別的特性與需求(如:創新者具組織因素的採用考量),而使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充分運用人際網絡將革新導向特定意圖;制度化階段則在人群達致一定默契的基礎下,透過制度模式的運作,使組織成員皆能達到既定推廣目標的行為表現。 二、在推廣的各個階段採行任何決定或行動,皆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在階段內「實施觀點」與「實施方式」、「擴散角色」與「採用依據」、「制度化模式」與「制度化形成」具正相關;跨階段則「實施方式」與「擴散角色」、「擴散角色」與「制度化模式」、「實施方式」與「制度化模式」具正相關,可見各階段任何決定或行動彼此交互影響。 三、受到個人或學校背景、閱讀發展經驗的脈絡性影響,而使得課程推廣更朝向多元化的進行。不只是各校及個人在實施、擴散和制度化的情形有所差異,中央到學校的行政運作層級之職掌分工逐漸明顯,推廣雖涉「異中求同」卻也兼及「同中求異」的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