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20 of 270
  • Item
    Ancient Greek in Modern Taiwan
    (2012/11/23-24) 胡宗文; Hu, Zongwen
  • Item
    Finding Common Ground
    (2014/02/28-03/01) 胡宗文; Hu, Zongwen
  • Item
    Kenosis
    (2014/05/26-28) 胡宗文; Hu, Zongwen
  • Item
    Kinship Metaphors in Aeschylus
    (2014/06/04-05) 胡宗文; Hu, Zongwen
  • Item
    Prohairesis
    (2013/10/26-27) 胡宗文; Hu, Zongwen
  • Item
    以能力冰山模型探討跨系翻譯學程之定位、目標與內涵
    (2011/08-2012/07) 汝明麗
    自1990年代後期開始,國內高等教育開始出現學程化課程的概念,希冀打破過去以各學系主導之課程設計模式,讓學生有機會修習跨領域的課程,培養跨領域的通才能力,以因應整體社會、經濟快速變遷與多元發展的趨勢。同樣在過去10餘年間,翻譯課程也在各大專校院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除了六間翻譯系所之外,全國共計44所英/外文系與75所應用英/外語系中,也有99個系同時開設口筆譯課程。而為了配合前述培養跨領域人才的教育目標,部分翻譯和英/外語系所開始推出翻譯學程,開放非英/外語系的大學生與研究生選修。這些跨系翻譯學程的簡介中多強調培養跨領域人才與專業翻譯能力,但究竟針對非翻譯/外語背景的修課同學,翻譯學程的定位、教學目標及內涵應如何設計,目前尚未見相關的檢討與研究。本計劃從管理學中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competence)概念出發,採用Spencer & Spencer (1993)的能力冰山模型來檢視目前各跨系翻譯學程的定位、目標與內涵。根據Spencer & Spencer (1993)的能力冰山模型,能力可以區分為五種基本特質:動機、特質、自我概念、知識以及技巧。其中動機與特質,往往潛藏於冰山底部,較不易探知、發展與評估。而知識與技能則浮於海面上,屬於看得見、也較容易藉由訓練來發展的特質。介於這兩層之間,潛伏於海面下的則是自我概念(價值觀、態度)。本計劃擬兼採量性與質性的研究方法,首先蒐集相關文獻、各大專校院的跨系翻譯學程資料做現況分析,其次採用問卷調查修課學生對課程定位、目標的認知,並藉由預試(pilot test)及統計方法來確保問卷的信度。之後再進行質性訪談,邀請跨系翻譯學程課程規劃委員以及非語言科系的修課同學就課程定位、目標與內涵交換意見,以補強量化問卷結果不足之處,並提昇整體研究計畫的效度。根據調查與訪談結果,本計劃將就目前已設置的跨系翻譯學程做一初步的評估,並提出具體建議,提升此等課程的教學成果。
  • Item
    大學部跨系英中翻譯學程之現況初探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4-03-01) 汝明麗
  • Item
    英中逐步口譯筆記閱讀歷程之眼動研究:專家與新手之別
    (2012/08-2013/07) 汝明麗; 蔡介立
    Eye tracking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for decades. Through eye tracking, the researcher can monitor and record the subjects’ eye movements in a relatively natural setting so a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corresponding cognitive activities when performing a specific task (Lee, 2007). Similar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interpreting studies, where 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er’s cognitive loading in performing sight translation (ST) and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SI) has emerged and gained momentum since the 1980s.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CI), however, seems to be an exception as no researcher has attempted to apply eye-tracking to the study of CI or CI note-taking, for that matter.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such absence may have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CI notes tend to be highly personal, varying from one interpreter to another in term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layout, format and language choice of the notes, and are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 language pairs and types of discourses in question. However, such an omission prevents the teaching of CI and CI note-taking from gaining a solid empirical foundation, and leaves CI education contingent upon the instructor’s personal experiences, whether as a former interpreter trainee or a fully fledged practitioner. This study aims to apply eye-tracking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a couple of CI note-taking principles introduced in most CI related literature: 1. A vertical layout of the notes is preferable to a horizontal one, and 2. Notes are preferably take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an in the source language.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to proffer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instruction of CI note-tak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shed light on the cognitive loading of deciphering CI notes.
  • Item
    從新手到專家
    (中華民國翻譯學學會, 2010-11-01) 汝明麗
    許多口筆譯研究所將參加專業考試到為學生畢業要件之一,此等專業考試的目的或為評量學生學習成效,或為評鑑學生是否達到專業水平,前者以學習評量為目的,可以回饋到教學課程的改進,而後者則可作為一種認證機制,作為系所對外舉薦口筆譯人才時的基準,如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與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專業考試,以及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專業考試即為兩例。 事實上許多針對專業能力(expertise)或技能習得(skill acquisition)的研究均指出,任何領域要達到專家水準除須習得該領域之技能、知識之外,實務經驗的累積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例如Dreyfus and Dreyfus (1986)以飛機駕駛、汽車駕駛及學習第二語言的成人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五階段的技能習得模型。該模型將生手要進步成為專家的技巧習得歷程分為第一階段:生手,第二階段進階初學者,第三階段堪可勝任,第四階段趨近嫻熟,第五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方為晉身專家之林。除詳盡描述各階段學習者的特色外,Dreyfus and Dreyfus也整理出專業知識的幾個特點,包括專家通常能夠實踐知識,而不只是了解特定知識。其次專業知識在專家身上往往近乎直覺,因此專家在實務操作上可以有自動化、不加思索的嫻熟表現。而這種近乎直覺、自動化的專家表現多源於豐富經驗與策略,且無法具體以言語說明。 因此。譯專業考試若以專家等級之專業執業能力來要求甫完成兩年研究所課程的應試學生,似乎有悖於相關研究結論,而這樣的通過標準是否公平合宜,也值得進一步檢討。綠此,本文以Dreyfus and Dreyfus的技能習得模型為基礎,檢視前述兩項專業考試的考試辦法所訂通過標準是否合宜,並提出具體改善建議。
  • Item
    建構論教學觀之下的情境學習理論於大學中譯英口譯課程的實踐
    (中華民國翻譯學學會, 2011-10-01) 汝明麗
    二十世紀後植基於建構論的教學觀對於傳統教學造成極大衝擊,除了對知識的定義與知識建構的過程提出與行為主義迥異的見解外,也改變了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讓學習的主導權逐漸偏向學習者,而非由教師提供單向指導。在翻譯教學方面,不論是筆譯或口譯教師,均已注意到這股風潮,並將此等教學觀引入翻譯教學。本文參考國內外翻譯學者對建構式教學觀與奠基於建構論的情境學習理論之理解與應用,從實務教學層次探討根據此等理論可以如何應用於口譯課程之教授,並以筆者於大學部開設之中譯英逐步口譯課程為例,具體說明這些教學法的實施技巧與成 效,期能提供國內口譯教師在開設譯入個人與學生外語之口譯課時的參考。
  • Item
    臺灣翻譯產學關聯研究
    (2012/12-2013/12) 陳子瑋; 林慶隆; 何承恩
    本計畫承繼101 年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譯發展中心「臺 灣翻譯產業調查研究」之成果,擴大研究範圍探討我 國翻譯產業之各層面。本次計畫規劃以產學關聯為主 軸,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以翻譯人才訓練機構為研 究對象,檢視翻譯人才培育之現況,並探討翻譯人才 培育現階段成果及所面臨之問題與挑戰。第二階段預 定以翻譯用人機構為對象,探討翻譯人才所應具備之 能力與知識。完成第二階段研究後,將與第一階段之 結果進行交叉比對,並據以分析我國翻譯人才培育機 構所實施之機制是否符合翻譯用人機構之需求。檢討 之結果將可作為我國整體翻譯政策之參考,冀得以加 速翻譯品質之提升。
  • Item
    海峽兩岸口譯比賽之效益與影響評析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 2012-07-01) 汝明麗
    自2008年起,海峽兩岸同時吹起一波口譯比賽風潮,並一路延續至今。其中幾場更因聚集兩岸選手同台競技而引起媒體注意與廣泛報導,其受到一般社會大眾矚目的程度,似乎更甚於教育部經研究、籌劃數年才正式推出的中英文翻譯能力檢定考試。對口譯教育、培訓機構而言,除了關切自己的學生是否在這類比賽中有亮眼表現外,實應進一步探究舉辦口譯比賽的效益與影響。本文首先檢視海峽兩岸自2008年以來舉辦過的各種口譯比賽及其背景,然後以2010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在台灣舉辦的初賽、決賽為例,透過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台灣區參賽者、評審對於此等口譯賽事的觀感,並將口譯比賽與口譯學校既有的專業考試、教育部中英文翻譯能力(口譯類)檢定考試做一初步比較,最後歸納整理出台灣代表(參賽學子和評審老師)眼中海峽兩岸口譯比賽可能創造的效益與影響。期望透過此一分析,口譯培訓機構不論是籌辦口譯比賽、鼓勵或挑選學生參賽,或是擔任口譯比賽的評審等,都能夠對於這類比賽有更務實的認知,如此一來,過程中所投注的資源方能發揮最大效益,一般觀賽的社會大眾也能因此對口譯有更正確的認識。
  • Item
    會議口譯專業倫理與課程設計之初探
    (中華民國翻譯學學會, 2012-10-01) 汝明麗; 吳鎮宇 
    本研究旨在調查目前臺灣口譯界對會議口譯專業倫理之認知與相關課程實施現況,並分析調查結果對會議口譯專業倫理規範課程設計之影響意涵。 本研究參考Tseng (1992)針對台灣口譯市場所提出的專業化模型及汝明麗(2009)所提之修正建議,認為目前台灣口譯市場處於準專業化階段:口譯教學訓練機構在培養專業譯者的同時日漸注重學術能力的強化;在專業口譯協會還未出現之前,會議公司、口譯設備廠商等中介機構對於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情況下,翻譯研究所與中介機構如何影響台灣口譯專業倫理規範的發展,實為一值得關注,但卻鮮少研究論及的議題。 本研究以台灣六所翻譯研究所之專任教師、現役口譯員與中介機構(會議公司)為對象,透過問卷調查詢問受訪者對於會議口譯專業倫理內涵的認知、專業倫理內涵是否落實於市場實務、口譯教學機構是否提供口譯專業倫理課程、理想的口譯專業倫理課程應包含哪些要素。希望從本研究出發,逐步建立學界、業界口譯員、以及中介機構對會議口譯專業倫理認知的共識,進而形塑培訓機構內的相關課程設計,讓新生代口譯員對此一重要議題有更完整深入的認識,最終促使台灣口譯專業化盡早正式邁入專業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