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鴻仁鄒萍萍2019-08-292008-7-122019-08-292008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3230183%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4285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制度是台灣近年來推行的兩大社區政策,其主要的理念不僅是再造社區的地景,更希望激發民眾參與社區事務,凝聚社區意識,故這兩大政策最大的意義在於由下而上的充權,藉由社區營造的過程,培養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的行動力。然而,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政策實行多年下來,卻有許多需要反省與檢討之處,本文藉由回顧新竹市兩個曾經參與社區營造的社區—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了解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政策實行的困境。 金山社區原是傳統客家聚落,六十年代末期因為科學園區進駐,當地的景觀與生活方式產生巨變,大量的外移人口與土地徵收,使得原有的人情網絡被迫打散,客家文化也漸漸式微,專家學者與當地里長藉由參與社區總體營造欲喚回過去的社區價值。內湖社區位於新竹市邊陲,過去因為鄰近港口曾有過繁華的老街榮景,但是因港口淤積使得老街生意不如往昔,社區規劃師進駐此區後,希望藉由老街再造,喚回過去的老街榮景以帶動當地觀光業的發展。本研究以地方、行動者網絡與社會資本等理論架構分析,研究發現社區營造網絡穩定與否,在於轉譯時必須尊重社區的地方傳統,轉譯若能鑲嵌於地方傳統之上,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比較兩社區,社區與社區營造專業者的連結程度在於結構縫隙的有無,若社區居民中有扮演結構縫隙的角色較能使橋樑資本順利連結,進而塑造穩定合諧的社區營造網絡。社區總體營造社區規劃師行動者網絡社會資本地方社區營造與地方探討--以新竹市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