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明Ching-Ming James Wang陳雅萍Ya-Ping Chen2019-09-052012-4-52019-09-052010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6460038%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3712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歷程,緣起於我國立法院業於2006年1月13日三讀通過《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並於同年1月27日公告實施。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落實關鍵因素、歷程資源分析、參與者角色功能及觀點分析。研究者以WHO-IDEA方法思議建構研究架構,以參與的觀察者角度,進行石門水庫整治計畫資訊公開個案研究歷程相關資料蒐集。本研究藉由參與觀察、文件分析、內容分析及深度訪談等方式,以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資訊公開背景資訊(D)、運用策略與效益 (E)、資訊公開議題(I)為焦點內涵概念,進行石門水庫整治計畫資訊公開歷程現況研究評析(A)。 本研究結果顯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落實關鍵因素包含(1)《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中即有明文規定;(2)《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資訊公開要點》之訂定;(3)長期關注此議題之專家學者建立溝通平台,扮演溝通協調之角色,提供政策諮詢及專業建議等功能驅動政策落實;(4)政府單位決策者之裁示及廣納雅言,以及政府執行單位全力配合扮演資訊供給之角色;(5)民間團體參與型態之轉變。 本研究以WHO-IDEA有組織地導向於環境教育目標之分析結果顯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歷程及現況發展,在環境教育代表之內涵,包含(1)為我國集水區整治計畫首例將資訊公開納入政策體制內並施行;(2)資訊公開在石門水庫整治計畫的推動成果,藉由環境教育轉化,作為教育素材:(3)石門水庫整治計畫相關資訊專屬網站主動公開之落實,提升民眾環境覺知及知識;(4)政策資訊透明化,有助於參與者進行交流討論,培養環境技能;(5)資訊公開為平台管道,有助於民眾參與層次之轉變,從抗爭性參與轉為體制內參與,體現民眾參與精神。石門水庫資訊公開民眾參與初探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政府資訊公開推動歷程及現況發展A Prelimenary Study of Shihmen Reservoir and its Catchments Management Projec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