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鄭勝分2014-10-302014-10-302007-06-011681-3561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4049近年來歐美福利國日趨嚴重,為進一步推動福利國的改革,歐美各國逐漸出現兼具非營利組織與企業混合特質的社會企業,惟此種新型態組織欠缺被廣泛接受的界定方式,故造成研究與應用上的困擾,爰本文之目的在於透過分析架構的建立,釐清社會企業的概念。本文依據歐美社會企業研究文獻,從分析指標及組織型態雙向度指標,將社會企業歸納成兩大發展途徑,包含非營利組織的師法企業途徑,及企業的非營利途徑。前者可細分成以偏經濟面的商業化,其目的在於彌補傳統財源的缺口,故核心價值在於交叉補貼理念的展現,及偏社會面的社會創新,係指師法企業精神,社會企業商業化社會創新企業社會責任社會合作ocial enterprisesCommercializationSocial innova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ocial cooperative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The Concep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