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喜李宜萍2019-08-292006-2-162019-08-292006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0T2231007%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4038本文以位於屏東平原隘寮溪沖積扇面上的鹽埔鄉本島會社寮「大山寮」與日本菸草移民村「三十座」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日本殖民政策下的產業移民聚落在戰後的發展特性,並藉由移住居民來源、地權取得方式、生產內容的變化及社會關係網絡變遷等指標,探討影響兩個不同性質的移民聚落其發展異同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日治時期兩移民聚落在本質上的差異,在殖民政府的「國家政策」與「經濟生產」的相互作用之下,主要體現於不同族群的移民所建構出來之聚落性格。「菸草專賣」的各項獎勵制度,是直接實踐於從事菸草生產的內地移民,在菸作生產保證收購的「工作機會」及10年繳清地價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之誘因下,內地移民皆有永住於此的信念;而「糖業獎勵」政策,則是鼓勵投入糖業生產的資本家,對於受雇於會社的本島糖業移民而言,移住於此只為了尋求謀生的機會,也因此造成了日治時期「本島會社寮」的游離不定與「菸草移民村」穩定發展之聚落差異。 歷經戰後初期至今日台灣糖業發展漸漸式微的歷程,大山寮糖業聚落卻從游離走向穩定,乃因人與人、人與地之間的情感,經過了共同爭取交通改善及土地所有權的歷程,並透過每年的祭祀活動而更緊緊相繫。 從昭和11年(1936)至民國66年(1977),三十座的移住居民、生產內容及地權取得,實可謂「國家政策」強力主導下的發展。當菸草生產停止之後,即代表國家政策對於此區的影響限制逐漸抽離,一旦三十座的地權可自由買賣後,聚落才漸由游離分裂走向穩定凝聚。然本區居民畢竟缺乏共同生產、共同凝聚彼此向心力的事件參與,人與人、人與地的關係,在社會變遷的洪流之下,便逐漸疏離。 從本文的論述可知,不論是糖業或是菸業產業移民聚落,政府力量與國家政策一直扮演著促進與限制發展的背後推手,然「土地所有權」的取得乃真正影響聚落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在現代工商業發展的大環境背景下,遠離屏東平原核心的位置,導致大山寮與三十座兩聚落的未來發展有限,並具備了明顯的「邊陲」特性。產業移民聚落自營農場會社寮菸草移民村糖業移民聚落常盤村產業移民聚落的發展-屏東縣鹽埔鄉大山寮與三十座的個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