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宜林上鈺Lin, Shang-Yu2019-09-032017-07-262019-09-032017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596221120%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131在本文中筆者以鄉土教育理論為基礎,以景福宮為素材,設計鄉土課程進行教育行動研究與檢討。研究過程是從探討鄉土教育的意涵、景福宮的沿革、鄉土課程的實施三方面進行。 在第一章中,除了闡述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之外,第四小節針對鄉土教育的意涵進行討論,在這小節中讓筆者可以了解臺灣近期鄉土教育的興起是與政治環境的轉變有關,並掌握鄉土教育的施行原則,對鄉土教育能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在第二章「鄉土教學活動的實施」,即以景福宮為主題設計課程,本章共有三小節。第一節是教案設計,課程規畫分為兩大部份,先是向學生介紹景福宮的建廟過程、供奉主神、重要文物等,並讓學生完成一張學習單。接著則是進行分組活動,每組以設計一款桌遊為任務。第三小節主要是針對此次課程進行檢討與省思。   基於筆者在初次進行景福宮的鄉土教學活動時,對景福宮的認識僅是很淺薄的知識,也因此限制了教學活動進行的靈活度,於是筆者在第三章進行景福宮的歷史研究,並運用研究成果,重新設計了新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不僅可以親近鄉土,而且可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 從對景福宮的研究中,可以明白景福宮在建廟之初到日本統治之前,對人們來說是心靈寄托的所在,討論公眾事務的場所。我們在進行鄉土教育時,也必須與在地連結,了解地方發展脈落的原因。關於景福宮的建廟時間、源由,或有不同的主張,但不變的是景福宮與人們之間無形連結。不過在社會快速變遷中,年輕人對廟宇的情感似乎淡了些,筆者的學生儘管在建醮時跟著吃素,但問起吃素的原因是一問三不知,更讓筆者想藉由鄉土教育讓學生對這座廟宇有更一步的了解,也希望能達到歷史教育的目標,所以在進行研究之後,設計一個多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不僅可以親近鄉土,而且可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也希望以後可以以此模式來進行鄉土教育。鄉土教育景福宮大廟簡朗山寺廟與鄉土教育—以桃園景福宮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