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勤黃子哲Tzry-jer Huang2020-12-102003-6-252020-12-102003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91NTNU1233002%22.&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4239對現代人而言,工作的繁瑣與緊張,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紛擾不安,生活中各種壓力,正吞噬著每個人的心,讓人們的身心,容易感覺疲倦、焦慮與憂鬱,使心臟血管、免疫系統、皮膚及其他器官病變等文明病也應運而生。而解壓之道,唯有「放鬆」兩字,或偷得浮生半日閒,借空間的轉換,尋求心靈層面中的桃花源,並享受那份閒情逸緻。 研究者從事水墨創作多年,由於機緣,十六年來,常出入台灣山地部落,飽覽奇崛丘壑之美,或穿梭於香林梅海之間,對臺灣山野所呈現出的生命律動,有一份深深的感動,希望藉著『再現桃花源—臺灣山野的生命律動』之研究,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心與對土地的關懷,留給後世子孫一片淨土。 本論文主要涵蓋理論探討及個人實際創作,在研究架構上,共分五章,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桃花源記的理想境界與歷代山水畫的探討。 包括:第一節 陶淵明與桃花源記的理想境界。 第二節 傳統山水畫的詩境與畫境。 第三節 歷代以桃花源記為題材相關作品。 第四節 再現桃花源與臺灣山野生命律動研究的關係。 第三章 個人創作理念與實踐。 包括:第一節 創作理念的形成。 第二節 當前水墨創作應面對的課題。 第三節 創作實踐。 第四章 作品解析 以桃花林系列、梅花林系列、峽谷系列等作品為創作內容及解說。 第五章 結論 本研究之總結。桃花源台灣山野再現桃花源-臺灣山野生命律動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