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張俊彥胡忠怡2014-12-022014-12-022009-07-31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2708近年來,在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的研究中,基因體學的介入提供了許多令人興奮的突破。基因(如COMT,5HT6)缺損導致精神或神經方面的疾病,往往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本研究計畫基於基因(COMT、 5HT6、BDNF等)變異會影響認知能力表現的假設,將著重於探討候選基因的核點變異(SNP)與認知功能間的相關性。本計畫預計以多種認知評量工具(含地球科學問題決能力)評估受試者,以利比對候選基因SNPs與認知能力/科學問題解決能力間的相關性。除此之外,根據自願者基因分析結果,我們在第二個階段的計畫中(第三至四年),將嘗試設計適當的課程與教學,初步探討課程內容及教學策略是否對於個別先天認知能力不佳(如記憶力)的受試者能有所助益。神經科學(或基因體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教育層面是一個未來必然的趨勢。本研究整體目標,除了初探影響認知能力的先天因子外,亦希冀進一步瞭解不同教學策略與課程設計是否有助於不同類型學生的科學學習。最後,我們希望透過本跨領域的研究計畫,初步瞭解科學教育與神經科學(或基因體學)在學習上的相關性及其可能的相互影響,以幫助科學家共同探索心智的「黑盒子」。認知能力科學問題解決能力兒茶酚胺甲基化轉化脢COMT5-羥色胺5HT6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核.點變異SNPsCognitive abilityScience Problem-Solving ability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5-hydroxytryptamine-6(5-HT6)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初探影響科學學習的先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