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吉發張仙武2019-09-032011-1-182019-09-032010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892220012%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549中文摘要 「陰騭」基本上是「積陰德、得好報」的一種觀念,所謂「陰騭文化」,就是在以儒家《尚書‧洪範》粗樸的天人感應之理為核心,加上佛道二教因果報應、積善獲福的觀念衍生之後,希望透過人為努力來趨吉避凶所形成的一種宗教文化概念,這種概念普遍盛行於明末三教思想合流以後的中國社會,通過有心人士和善書的推廣,逐漸形成「陰騭文化」,清代以後,由於《文昌帝君陰騭文》善書的風行,「陰騭文化」充滿在社會各個層面當中,本文的原創性,就是發掘出清代「陰騭文化」盛行的各個層面,證明「陰騭文化」確實存在於有清一代的宗教心靈當中。 善書對「陰騭文化」的推廣,就是明白揭示出人為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社會大眾必須透過修行補過、趨吉避凶,而後就有機會提升自己和家族的社會地位。「陰騭文化」的這種說法,無形之中化解了士庶分途之歸屬性(ascribed)的絕然分割狀況所帶來的內在緊張,「積陰騭,得善果」的說法,在科舉文化的影響之下,善書出現了大量「積陰騭,中科舉」的故事,給予有心於科舉宦途者無限生機,也給明清以降的中國社會,出現了許多動機複雜的善行、善舉、善事,這些錯綜複雜的現象,都呈現在各種善書文獻裡。 透過《了凡四訓》等善書的現身說法,加強了陰騭德報的宗教信念。而《文昌帝君陰騭文》的出現,代表著「陰騭文化」系統化成為一個完備的宗教理念,時代的因緣際會和明末清初的宗教氛圍,《文昌帝君陰騭文》經典化成為神聖典籍,三教中人都有人投入作注、刊印和推廣。而各種筆記小說、數術、蒙教書籍裡也出現、強調「陰騭文化」的各種「此世」和「彼岸」功能,「陰騭文化」又世俗化進入清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層面,成為通俗文化的重要元素。 關鍵字:陰騭、善書、通俗文化、《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陰騭善書通俗文化《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清代陰騭文化研究-以《文昌帝君陰騭文》相關文獻為討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