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武Chen, Deng-Wu蔡佩襄Tsai, Pei-Shiang2019-09-032018-09-052019-09-032016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500221113%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115人權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每一個人對人權概念的理解與實踐,從而為維護、爭取基本人權而努力,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可藉由時事題材、介紹人權鬥士的事跡來進行。本文以《以愛之名:翁山蘇姬》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在國中歷史課中進行人權議題教學,透過翁山蘇姬領導緬甸人民向軍政府爭取民主的歷程,讓學生明瞭人類為保障其基本尊嚴、權利所作的種種努力,以及「非暴力抗爭」理念在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性。筆者先分析導演盧‧貝松的電影敘事風格,再將電影與文本互證,了解電影書寫這段歷史的真實與虛構。最後以此電影設計影視教學教案,得出的研究結果為學生對於翁山蘇姬與緬甸民主運動有更多的認識,且能夠接受以和平、非暴力抗爭的方式從事社會改革,並肯定民主制度是保障人權發展的基礎。人權教育影視史學翁山蘇姬盧‧貝松非暴力抗爭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與人權議題的教學運用-以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