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瑛Huang, Jen-Ying吳旻庭Wu, Ming-Ting2020-12-142020-09-062020-12-142020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006903117%22.&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1894綜觀西洋音樂史,長笛悠久的發展歷史在各個時期的音樂作品中皆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遙自巴洛克時期的古長笛(flauto traverso),直至現今常見的德國貝姆式長笛(Boehm flute),其不論在樂器結構、材質、音域與吹奏技術上皆有很大的演進。而長笛作品的形式、內涵與演奏技法也隨著時代的邁進而不斷改變。 長笛的獨奏曲與奏鳴曲,兩種截然不同的作品形式,恰似於日常生活中的獨白與對話。前者是長笛獨自的說白,後者則是長笛與鋼琴兩者之間的對話。獨白與對話以不同的說話方式傳達出一種情緒、一段故事或是一股思潮。在這場音樂會中,筆者將以獨奏曲與奏鳴曲兩種作品形式,詮釋各個時期的長笛經典作品,並在本樂曲詮釋報告中,闡述作品的創作背景、分析樂曲架構與作品詮釋方法。none長笛獨奏曲長笛奏鳴曲A小調無伴奏長笛組曲作品1013長笛奏鳴曲「水妖」作品167長笛奏鳴曲「熱情」作品140長笛奏鳴曲作品94none獨白與對話-長笛的獨奏曲與奏鳴曲Soliloquy and Dialogue - Solo and Sonata for Fl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