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守信金海林2019-08-282008-8-262019-08-282008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3240281%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6394漢語的時間系統由三個不同的模式呈現,即時相系統(phase)、句子的時制結構(tense)、句子的時態結構(aspect)。時間系統的三個部份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 漢語的時相結構為句子(事件)表現時制和時態提供了基礎,為選擇適當的時制和時態創造了現實條件;時制則據此而選定事件的時間座標,確立其結果框架;至於時態,則在這些基礎之上考慮時間在軸上的位置,從而最終選用的恰當的時態成份來加以表達。 本文指動作進行之時態詞(aspectual verb)「在」和狀態持續之時態詞「著」,以這兩個辭彙為主研究。透過兩者的語義,動詞搭配和句型等之分析,更深入了解時態詞「在」和時態詞「著」。 接著,透過漢韓對比分析來預測和解釋時態詞「在」和時態詞「著」對韓籍學生可能產生的困難。最後,藉由本文時態詞「在」和時態詞「著」的語義和結構分析內容、漢韓對比分析結果提出時態詞「在」和時態詞「著」的教學排序。時態進行持續漢語時態詞'在'與'著'制教學語法-以韓籍學習者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