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林宗儀2016-03-222016-03-222006/08-20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984台灣西南部海岸在十七世紀時有許多昔稱內海的潟湖,這些潟湖的外側有沙洲 的保護,是一個兼具高生產力的生態系統及海岸防災功能的緩衝帶。但在歷經人為 開墾、及自然的泥沙淤積及沙洲島內移等變遷之後,許多潟湖已消失或面積收縮。 其中泥沙的來源,可能來自流入潟湖的河川輸砂,也可能是經由潮口被潮流帶來的 外海懸浮質沈積物。來自前面沙洲的風吹砂或波浪越洗沈積物則在沙洲側的潟湖岸 邊堆積,造成沙洲島的內移。七股潟湖是目前台灣殘存的最大潟湖,面積大約有一 千五百公頃。其位置在台南海岸青山港汕、網子寮汕和頂頭額汕等沙洲的內側,外 形略呈三角狀,與外海有潮口相連。由於近年來七股潟湖外側的網子寮汕地形變遷 劇烈,潮口的變動頻繁,連帶影響到潟湖環境的潮流沈積作用及地形的變遷,本計 畫的研究目的即是希望藉由七股潟湖內部沈積物的採樣,分析其沈積物的特性和分 佈,並配合地形水深的調查,進一步瞭解潟湖中不同地形環境中的沈積作用機制, 以探討潟湖環境地形變遷的動力機制及其未來的變化趨勢。也提供未來擬定海岸保 護及海岸永續經營管理策略時之必要科學依據。洲潟系統地形沈積物七股潟湖台南七股潟湖之地形與沈積物特性研究The Morphology and Sediment Character of the Chi-Ku Lagoon, T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