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洪陳光榮黃媛萍2019-09-052005-8-232019-09-052005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069244028%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135摘要: 由於在大屯火山區內仍舊可以看到噴氣口和溫泉等地熱現象,再加上地球化學相關研究顯示,大屯火山群地底下仍有岩漿庫存在的可能性,而本研究希望藉由長時間的微震觀測來研究大屯火山群底下的地體構造。此測震網為八個測站所組成的小型微震網,目的為觀測七星山底下附近的微震活動。本實驗擷取2003年五月到2005年三月的微震觀測資料,以HYPO71程式做地震定位。地震定位結果發現,地震分佈主要有兩群,一群在七星山底下,另一群在大油坑底下,其兩群地震深度多分佈於2~4公里;另外於挑選波相的過程,我們觀測到相似於火山地區常觀測到的低頻訊號,其暗示此地區底下有液態物質的存在。除了地震定位之外,本實驗擷取所觀測的遠距離地震,並根據其震波衰減推測其地下構造含意。其實驗結果發現其地下構造有南北上的差異。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可能與地下液態物質分佈的幾何形貌有關,但因此區地下構造相當複雜,所以本區域底下真實的地下構造形貌尚有很大的探討空間。大屯火山群金山斷層崁腳斷層群震能量比Hypo71Volcano-Tectonic eventsLow-frequency harmonic signalsSpasmodic bursts大屯火山區地震監測與其地下構造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