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德仁2019-08-122019-08-122010-12-??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2384本篇論文主要想透過一場相隔七十年之久的兩位高中世界史教科書教授的虛擬對話,來討論長久以來台灣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所反映對己身文化認同與面對未來世局變化的不確定感。本文首先分析陳衡哲重情惜緣性格,與肩任啟蒙教育的使命感,和其造命的人生觀,再進而從歷史課綱與新史學思潮角度,來分析其《西洋史》一書的典範地位,並從中剖析其反對戰爭與反歐洲中心論的訴求,與注重女性與驅魔意識的特色。最後再從陳衡哲的史學意識,討論其若面對95 課綱的可能看法。筆者發現:從陳衡哲史學養成歷程與相關學術論著,可知:陳衡哲應是非常喜歡95 課綱所標榜以核心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的設計,但對課綱發布所造成歷史學界多年師徒友朋情誼的決裂深感遺憾,且對95 課綱先教授台灣史的規劃,與標榜強調多元史觀與刻意描述弱勢族群的角度,易讓人產生此是為台灣所設:存在即是合理,小即是美的歷史課綱安排,此雖可凸顯台灣歷史發展地位,但忽略歷史強權的影響力與正面接受所有政權對台的統治,更是突顯95 課綱迴避台灣在強權競逐下,自我位置的不確定感。陳衡哲95 課綱反戰反歐洲中心論女性意識陳衡哲《西洋史》內容與其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