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祥林上評2019-09-032007-8-52019-09-032007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3221008%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265本文旨在探討精熟學習理論在高中歷史教學上的應用,希望藉由研究成果的評估,提供更完善的歷史教學模式,以奠定學生基本的歷史學力水準,進而落實今日歷史教學的目標。 精熟學習的課程設計兼顧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的精神,據此設計正式課程、校正活動和充實活動,以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業成就。在正式課程中,教師透過「提示」、「參與」、「增強與獎賞」、「回饋和校正」等四要素,奠定學生歷史知識和概念;在校正活動中,教師適時矯正學生學習的盲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充實活動中,學生將所學的歷史知識加以分析和應用,進而培養歷史思維的能力。教學活動結束後,研究者分別從認知教學目標和情意教學目標來探究精熟學習的成效,並據此提出結論與建議。除說明精熟學習理論可以建立學生系統性的歷史概念,激發學習的動機,提升歷史成績和學業自尊,更可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也對本教學實驗不足之處,提供幾點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者之參考。精熟學習歷史教學精熟學習理論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高中〈教育與考選〉教學單元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