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娜楊舒惠2019-09-062015-02-202019-09-062012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8900226%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8765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為十九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身為炫技名家,李斯特以出神入化的鋼琴技巧風靡全歐洲,將鋼琴演奏拓展至前所未有的境界,將鋼琴的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 本論文所探討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in B Minor, 1852-1853)是李斯特唯一的鋼琴奏鳴曲,同時也是最具份量的鋼琴獨奏作品。對演奏者而言,此首長達半小時的作品除了富挑戰性的演奏技巧之外,樂曲中無窮的戲劇性張力與深刻的音樂內涵,更值得所有鋼琴演奏者仔細揣摩與玩味。尤其,李斯特在「奏鳴曲式」的完整結構之下,採取「主題變形」手法,使得各個樂段豐富多變又不失全曲的統一性。 本論文共分為四章,依序對《B小調鋼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進行探討與研究。希望演奏時能結合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發揮與想像,以忠於作曲家的原意為前提,進而傳達出樂曲的內在意義。最後,再以第四章的結論為全文做各面向的總結與歸納,並再次強調演奏《B小調鋼琴奏鳴曲》時須留意的重點與要領。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單樂章奏鳴曲主題變形李斯特代表性鋼琴作品《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樂曲分析與詮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