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治華林學孜2019-09-052014-2-192019-09-052014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0044016S%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244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影響颱風移行速度的機制。本研究篩選在1991-2010年期間,向西與向西北移行的颱風個案中,經過125°-130°E後36小時內,平均移行速度最快10個與最慢10個個案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較快的個案在軌跡與生成位置有一致性。大多生成於140°E以東,軌跡呈現東南向西北走向,大多往南中國海、菲律賓一帶,生命史較長。較慢的個案則不規則,軌跡較容易經過台灣,因為滯留時間長,所以可能對台灣影響較大。由移行速度的變化可看出環境場駛流對移行速度的影響,較快(慢)的個案大多從生成開始移行速度就很快(慢)。除了環境場駛流外,颱風本身強度產生的β偏移也會影響颱風移行速度。統計結果顯示較慢的個案有90%為非強颱,較快的個案並無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結果可能與其生成位置相關。 季內振盪亦為影響颱風移行速度的原因之一。颱風移行速度與東西風相位關係顯示,無論是慢或快的個案,很少出現在東風相位,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較快的個案多發生在西風相位時,季風槽向東延伸,大尺度風場有利颱風西行。較慢的個案多發生在氣候平均時期,風場提供駛流較弱。 本研究進一步透過擾動渦度趨勢方程診斷。較快的個案正渦度趨勢區的位置都比較慢的個案來的遠,強度也較強,使移行速度較快。透過計算發現平流項(VA)與輻散項(VD)在颱風行進上較為重要,其中VA項為最大項,對颱風移行速度貢獻最大。VD項主要貢獻在增加颱風強度,但較快的個案有偏移至颱風移動方向右前方的現象,對颱風移行速度有些微貢獻,顯示對於移動較快的個案,氣旋的移動不完全是動力過程,熱力過程可能也有些影響。 將對颱風移動貢獻最大的VA項分成四小項來分析。結果顯示較快與較慢的個案,平均流造成的擾動渦度平流(VAm)項與beta效應(V-beta)項都呈現向西北傳遞的正渦度平流,代表在颱風向西北移動的移行速度上,駛流扮演重要的角色,強度差異與正渦度趨勢區的遠近,是造成颱風移行速度差異的主因。擾動流造成的平均相對渦度平流(VAe-m)項與VAm及V-beta項呈現反相位,分布上類似但正負相反,抵銷VAm和V-beta項的正貢獻,有減速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尺度環境場和颱風強度,可能是造成颱風移行速度差異的主因。颱風動力與熱力過程均可能影響移動速度。颱風移行速度渦度趨勢渦度平流駛流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移行速度之影響機制探討Ma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Translation Speed of Tropical Cyclone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