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錘寬吳婉君2019-09-052007-7-012019-09-052005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2640068%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7031本研究對象為2004-2005年,國家藝術基金會所推行的『歌仔戲製作與發表專案』,共計四個劇團、六齣戲劇。透過實際調查與訪談,紀錄專案製作緣由與實施過程,並針對所入選的六齣戲進行音樂分析,探討外台歌子戲音樂的設計理念與手法。此專案成果除了六齣優秀戲劇的產生外,無論在人才匯集、劇本品質、或是戲劇推廣,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現。另外,六齣戲的多樣貌音樂風格,試圖表現傳統、創新或相互融合的理念,將呈現在本研究當中。本論文架構如下: 緒論 概述外台歌子戲歷史、專案緣起與實施方法,並說明本論文之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 第一章 專案實施情形、獲選團隊與作品之介紹。 第二章 針對前場唱腔的描述與分析,從曲牌來源以及唱腔設計兩分面進行探討。 第三章 針對後場樂的描述與分析,包含樂師組成情形、樂隊編制,以及後場樂的設計安排進行探討。 結論 歸納出本研究四項結果,包含專案實施成效、劇團成軍機制、歌子戲前場音樂、歌子戲後場音樂。歌仔戲外台歌子戲歌子戲音樂國藝會秀琴歌劇團國光歌劇團春美歌劇團明華園外台歌子戲唱腔研究—以2004、2005年國藝會專案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