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榮Chen, Guang-Rong王立程Wang, Li-Cheng2019-09-052018-02-082019-09-052018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60444010S%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188本研究使用中央氣象局強地動觀測計畫(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tion Program,TSMIP),2010~2016年5月31日地震規模6以上或者造成臺北都會區有任一測站震度四級以上之地震資料,利用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對臺北都會區測站地震訊號進行時頻分析,在本研究所要解析出的頻率為造成每一個測站最大地動加速度(PGA)中提供最大振幅的頻率,將此稱為主頻。 本研究經過數據統計整理以及計算後得到下列結論: (一)臺北都會區主頻介於0.5~5Hz。 (二)異常測站有五個,分別為:龜山國小(TAP036)平均數為9.9Hz、瑞柑國小(TAP045)平均數為10.5Hz、瑞亭國小(TAP046)平均數為9.1Hz、福隆國小(TAP080)平均數為10.4Hz、澳底國小(TAP082)平均數為10.9Hz。 (三)貢寮區福隆國小(TAP080)在地表下8公尺與25公尺會產生共振效應。主頻複數解載場址效應共振效應以複數解載分析臺北都會區最大地動加速度主要頻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