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俊蔡靜怡2020-12-102010-9-52020-12-102008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3600223%22.&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5244摘 要 本研究運作「雲」這個「主題性」將藝術與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筆者藝術創作中的一道光。透過對雲的研究,將雲轉換為自我創作的符號,非形塑的,而是內在心靈對美感經驗新的體悟與轉換。以研究「雲」的意涵體會出發,完全依智慧的觀察,照當時繪畫創作的需要,觀機學習。探討氣候中「雲」的現象,試圖在「雲」之特性與論點、「雲」的變與不變之間來研討,「雲」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會改變它自己的形體,和環境產生相容,但它的本質卻永遠不變,永遠都是水氣。筆者的「雲嬉」創作體驗,必然牽涉一個自我剖析的過程。而這個自我剖析的過程,也是筆者建立自我風格體系的想法發韌。「雲嬉」能對畫面產生相關影響,亦即營造出一種協調性;其將浸溼創作本身的書寫外衣。換句話而言,「雲嬉」是一種非排他結構,它的平衡與必要性,不但與畫外相關,並能將作品本身與外在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在筆者以「雲」作為繪畫符號的作品內部,都有使其不平衡變得平衡的力量,使每一幅作品自成一個完整的平衡體系。雲嬉虛實變現符號水墨氣韻雲嬉 — 雲之「時空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