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家瑋黃郁惠2019-09-062010-2-242019-09-062010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6900234%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8700在11世紀的義大利「水都」威尼斯,人們仰賴水上交通工具來往疏通,隨處可見許多貢多拉船隻穿梭於水道之間,由潺湲、平緩、急險、洶湧…各式水流載往前進,而伴隨著水流的是船夫規律地划槳聲、及隨性哼唱的小曲。這就是「船歌」的由來---一種兼具極高流動性與抒情性的歌曲小品。 揣摩貢多拉於水面上平順無阻地悠遊划行,隨水波搖擺、晃盪,再搭配著船槳有力且規律的撞擊聲響、及船夫輕和的歌聲,使「船歌」經常呈現六八拍子,較輕快的中板速度。此浪漫的抒情體裁,於18世紀時深受歌劇、藝術歌曲作曲家的喜愛,紛紛採用作為詠嘆調、情歌的素材。此後,作曲家也逐漸將其運用至鋼琴作品中,以「個性小品」之屬性呈現,並於19世紀大受作曲家歡迎,造就了許多優秀的船歌作品。船歌船歌---從蕭邦等作曲家之作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