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淑敏陳世芳Chen, Shih-Fang2019-09-032016-8-92019-09-032011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6270029%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6195  臺灣與菲律賓的地理位置相近,歷來不乏交流往來之例,而在歷史上臺灣及菲律賓均曾為殖民地,兩地在歷史發展上也相互影響。與臺灣關係如此密切之鄰國菲律賓,實有深切探究兩地往來關係之必要性。本論文之重點在於闡述日治時期間,在臺灣總督府一貫秉持的「南支南洋政策」基調下,對菲律賓所施行的文化施策,以及對菲各項施策之推動目的、內容、影響。   整體觀之,臺灣總督府對菲律賓的文化施策,配合著日僑在菲律賓的發展,共歷經三個階段。首先,為使在菲日僑更加穩健發展,臺灣總督府自1910年代中期始,陸續以提供補助金及人才之方式,協助日僑在菲律賓建設學校及醫院,輔助建設「文化設施」。再者,1920年代初期,由於臺灣總督府已逐步意識到與菲律賓維持友好關係的重要性,故著手舉辦可增進臺菲友好關係,所謂具有親善意味之「文化工作」,其活動內容包含文教、技藝、訪問交流團等。最後,當1942年1月日軍佔領菲律賓後,在軍政統治的模式下,該時期對菲律賓的文化施策統一由軍政系統執行,而自1940年代初期始,在軍方的授意下,臺灣總督府進出菲律賓的重點,早已轉變為補充軍需物資,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當地負責棉花增產工作,原先對菲執行文化施策之自主性已逐步喪失。   廣義來說,臺灣總督府對菲律賓推行文化施策的舉措背後,實則隱藏著日本帝國對菲律賓軍事、經濟方面之需求,對菲律賓的諸般文化施策,可謂是粉飾太平的「煙霧彈」而已。而在目前學界研究臺灣總督府「南支南洋」政策的架構下,本論文由日治時期的臺菲關係切入,點出在區域政治情勢、各國殖民地法規及日本中央對外態度之差異下,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也隨之轉變,帶有「因地制宜」之特色。南進政策南支南洋臺菲關係文化工作南方軍政臺灣總督府對菲律賓政策之研究──以文化面向為中心(1895-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