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玲2016-04-282016-04-281998-07-??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7685性(位置)認同與性別認同的形塑過程及其機制,一直是生物、社會、教育、心理等各學科致力的議題。本篇文章採取精神分析的立場,來剖析這個問題。精神分析學派以 Sigmund Freud 為創發者,影響深遠。然其後仍致力於精神分析理論探討與建構的其他學者,亦有部分不同的看法。本篇文章列舉 Sigmund Freud 、Nancy Chodorow 、Dorothy Dinnerstein 三人的理論,針對兒童心性發展初期,其與母親的互動關係,對其性與性別認同造成的影響做一比較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Freud 的理論發展以男性「陽具」為中心,兩性性別分化與認同確立於陽具的有無,以有陽具的生理構造視為基本,將「沒有陽具」的女性視為他者,女性因為陽具的「欠缺」導致異性戀的確立,並懷有生養小孩的慾望。然而 Chodorow 質疑 Freud 的男性中心立場,認為「客體關係」理論較為可信。由於生理構造的差別,女性從小就與母親產生連續性的認同,而男性反而必須在心理上調適其與母親的不同,因此產生「差異、背離」的主體性,進而影響其以後心性的發展。並且,基本的性愛模型不是異性戀,而是「同性女戀」,女性生養小孩的慾望是源於重溫兒時與母親的客體闢係的願望。Dinnerstein 的理論作為前兩者的對照,她卻認為嬰孩與母親的關係不是如前二者所認為的「愛戀」,反而是一種獨裁與壓迫,源於這樣的關係,導致成人社會的各種病態行為。討論中,筆者就父母的角色、男性中心成女性中心、「差異、背離」與「連續、關係性」、女性的性壓抑與男性的拈花惹草、同性戀或異性戀、女人為什麼要生小孩等問題作一些討論與釐清,並提出筆者的看法。結論中,筆者認為即使上述三人的理論對社會現狀的解釋力各擅勝場,然而基於女性主義立場的關懷,應採取 Chodorow 對 Freud 的修正,並且提倡男女共同育嬰,分擔育養照顧工作,才能徹底改變目前的兩性差異與社會問題。在性認同上應支持女同性戀為正常。性/性別認同與精神分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