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元2014-10-272014-10-272000-10-??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0286本文是作者身歷八零年代以來臺灣大學教育改革風潮的理論思考整理。本文從中西方傳統教育理念出發,論證人格健全的通識教育應當為大學教育理念的核心,而古代學團式生活教育的精神,則有可能透過學生社團的參與而在現代大學中得到另一種形式的新生。學生社團的參與有群性教育的功能,次則可強化或補充大學通識教育,終而可為大學創造獨特的文化風格。本文即以中華民國大學法制的改革發展為背景,覘視東吳大學如何基於大學自治理念建構校園內部的學生社團輔導與管理制度,充實學生社團參與的內涵與價值,東吳大學在通識教育課程中開設《社團經營與發展》課程,不僅為社團學的理論與實際奠定良好的基礎,更證成學生社團參與為大學生通識教育的重要一環。本文肯認東吳大學的社團經營經驗,已為傳統大學精神的復歸開創了一條進路。大學通識教育學生社團參與東吳大學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The Idea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and the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s' Association--A Case Study of Soochow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