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豐瑞郭俊麟2019-09-052011-6-12019-09-052011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5401110%22.&%22.id.&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640本文主要為探討八年級學生對數學敘述及其逆敘述的辨識現象。 本研究根據前置研究的結果和文獻探討發展出可能會影響學生辨識數學敘述及其逆敘述的因素,分別為內容因素、關係因素、句法結構因素。在內容因素中,依據學生經驗的焦點可分為學生在生活中的經驗或是數學上的經驗。在關係因素中,依據數學性質的條件關係可分為同一關係或是包含關係。在句法結構因素中,依據教科書中常見之敘述可分為單句句法、複句句法,而其中沒有聯結詞的複句句法,在本研究界定為並列句法,不過仍是歸類為複句句法的一種。 主要研究問題為在預測辨識因素中探討學生對敘述及其逆敘述的辨識現象、預測因素與學生辨識結果有何關係及學生如何判斷敘述及其逆敘述的異同。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整體而言,學生對敘述及其逆敘述的辨識結果為不到五成的學生是認為意思不相同。學生在同一關係或是包含關係敘述及其逆敘述的辨識結果皆約有四成多的學生認為意思不相同。學生在數學知識或是生活情境之敘述及其逆敘述的辨識結果皆約有四成六的學生認為意思不相同。學生在單句句法的辨識結果有六成多的學生認為意思不相同,然而在複句句法的辨識結果卻只有三成六的學生認為意思不相同。 學生可能的辨識方式,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策略:(一)語義理解的策略。(二)句法分析的策略。(三)語義理解與句法分析並用的策略。(四)語序的察覺。(五)敘述及其逆敘述地位的改變。(六)察覺句式結構調換。敘述逆敘述數學語言國中八年級學生辨識數學敘述及其逆敘述現象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