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部海岸洲潟系統之地形動力學研究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4/08-2005/07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台灣西部海岸,面臨台灣海峽,位處歐亞大陸板塊上的陸棚區內,再加上陸域沉積 物來源的供給充足,在波浪、潮汐和海流等條件的配合之下,從濁水溪河口往南延伸到 曾文溪河口間,有一系列的沙洲島分佈。依沙洲島的外形,這一系列的沙洲島可分成雲 林和台南兩群。屬雲林群的有統汕洲、箔子寮汕和外傘頂洲等外形較為粗短,狀似鼓槌 的沙洲島,其分佈走向大致和台灣本島呈40 度交角,其內側形成一半開放的海灣,沙 洲島外形呈現混合波浪潮汐能量的海岸環境特徵。屬台南群的有海汕、王爺港汕、青山 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及新浮崙汕等,其外形屬狹窄、細長條的帶狀,呈現出典型 的以波浪為主的海岸環境。 由於沙洲島本身是一個可移動的砂體,它的外形及地貌會受到波浪、潮汐、海流、 風等作用的影響,而隨著變化、調適或遷移。上述兩群的沙洲島各處不同海岸環境,地 形隨著海岸營力作用所產生的變動也不盡相同,本計畫擬從兩沙洲島群中分別挑出保留 最多自然作用現況的外傘頂洲和網子寮汕來做為研究調查的主要對象。規畫以兩年的時 間,第一年外傘頂洲,第二年網子寮汕來進行系統的地形、沉積和地層學研究,深入研 究台灣西部的洲潟海岸系統。除了分別描述每一個沙洲島的現有地形形貌之外,還要分 析地貌變動與各種海岸作用營力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期能建立其海岸變遷的地形動力模 式,預測未來台灣西部洲潟海岸環境變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