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明星與上海摩登──《申報》中的梅蘭芳(1913-1937)
| dc.contributor | 陳惠芬 | zh_TW |
| dc.contributor.author | 楊慈娟 | zh_TW |
| dc.contributor.author | Yang Tzu-Chuan | en_US |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3T10:21:03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8-2-23 |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3T10:21:03Z | |
| dc.date.issued | 201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二十世紀初,在逐漸邁向現代化的上海,觀賞傳統京劇仍是市民最喜愛的娛樂活動,京劇明星的產生亦與上海鮮明的現代性息息相關。由當時上海大報《申報》對於京劇的大量報導中,可以窺知京劇名伶成為各項娛樂報導、劇評的中心人物以及廣告主打的偶像明星,其中最閃耀的明星非梅蘭芳莫屬。自1913年至1937年間,《申報》中的梅蘭芳相關報導總計高達2300餘則,遍佈報紙各大版面,可謂「梅蘭芳時代」之來臨。作為傳統戲曲藝術的表演者,梅蘭芳能在快速現代化發展的上海藝術界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成為大明星,關鍵即在於他能夠與上海現代性緊密結合。從經濟角度觀之,上海高度商業化的京劇娛樂業已由生產和消費兩股力量建構出京劇明星的製造模式,京劇名伶不僅成為明確的商品,在劇場和觀眾雙方透過媒體的宣傳、包裝和追捧之下,梅蘭芳已被賦予如今日「偶像」和「明星」的意義,並成為一種近代戲曲文化的符號指標。從社會角度觀之,梅蘭芳與上海的摩登生活、啟蒙新思潮和現代化京劇,交織而成深具社會性的京劇明星形象。梅蘭芳的戲劇創作和劇中女性角色形象之塑造,亦呼應社會時代氛圍,不僅融合傳統與現代,更開創京劇藝術新的審美趣味。從文化角度觀之,來自城市的新知識分子運用現代報刊媒體捧角和積極推動京劇創新,成為京劇明星重要的形塑力量。從《申報》的「梅訊」專欄中,清晰可見梅蘭芳與「梅黨」文士的合作和緊密互動的現象,此亦是京劇與城市現代化交融的體現。由本文的考察可以得知,《申報》中的梅蘭芳相關報導具體地呈現京劇明星梅蘭芳之出現與上海現代性發展密切相關的歷史事實。 | zh_TW |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歷史學系 | zh_TW |
| dc.identifier | GN0599221110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9221110%22.&%22.id.&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391 | |
| dc.language | 中文 | |
| dc.subject | 上海摩登 | zh_TW |
| dc.subject | 京劇明星 | zh_TW |
| dc.subject | 梅蘭芳 | zh_TW |
| dc.subject | 申報 | zh_TW |
| dc.subject | 梅黨 | zh_TW |
| dc.subject | 梅訊 | zh_TW |
| dc.title | 京劇明星與上海摩登──《申報》中的梅蘭芳(1913-1937)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59922111001.pdf
- Size:
- 10.77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