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話的多字組變調
dc.contributo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林蕙珊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5-01-29T09:15:36Z | |
dc.date.available | 2015-01-29T09:15:36Z | |
dc.date.issued | 2004/12-2005/07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查,我們發現成都話的變調現象有幾點特殊的現象:(一)在成都話中,當變調發生 時,變調的音節多半是位於二字組右側,而非左側的音節;這和我們較為熟知的國語及 台語變調十分不同。(二)在成都三字組的變調現象中,我們發現變調的方向有時是由 左側運作至右側,而有時是由右側運作至左側。然而,變調的運作方向卻無法由字串的 構詞或語法結構來預測;這個現象也和國語及台語很不相同。 天津話和四縣客家話,不同於成都話,是屬於左側變調的漢語方言;不過,它們和 成都話一樣,在三字組的變調中,變調的方向性也是無法由構詞或句法結構來預測。我 們觀察了天津話和四縣客家話多字組(即三字以上的組合)後發現,在多字組時,變調 的方向又轉而變得可以由構詞或句法結構來預測。根據分析,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如此 的轉變是因為天津話和四縣客家話對於變調範疇的大小有所限制的關係。因此,在這個 計劃中,我們想要深究成都話多字組的變調現象。我們想觀察成都話多字組的變調方向 性是否也會轉而受到構詞或句法結構的影響。如果有的話,其轉變的原因為何?如果沒 有的話,其變調方向性應如何預測? 目前,並沒有文獻深入的描述成都話的多字組變調;亦沒有文獻對於成都話的多字 組變調做過任何分析。在這個計劃中,我們會透過田野調查實際的收集語料,並以優選 理論對於語料作詳盡的分析。因此,本論文對於成都變調將會有描述上及分析上的貢 獻。另外,本論文的發現也將使得漢語變調現象的描述更加的完整。 | zh_tw |
dc.identifier | ntnulib_tp_B0206_04_001 | zh_TW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274 | |
dc.language | zh_TW | zh_TW |
dc.relation |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3-2411-H003-078)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成都話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多字組變調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變調方向性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變調範疇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優選理論 | zh_tw |
dc.title | 成都話的多字組變調 | zh_tw |
dc.title | Multi-Tonal Sandhi in Chengdu | en_US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tnulib_tp_B0206_04_001.pdf
- Size:
- 358.05 K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