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地區育幼機構八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1-04-??

Authors

邱仕凱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cience Education Center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育幼機構與一般家庭學童數學學習成就的現況,及預測其數學學習成就的變因。研究樣本採立意取樣,還取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市與新竹縣共10所育幼機構八年級學童39 人,及同地區10 所國中的八年級學童323 人。研究工具為TIMSS 2003 已公開的數學試題與學生問卷,其中數學學習成就測驗的信度(K-R20)為.92 '具內容效度與專家效度;數學學習成就相關因素問卷的信度(Cronbach'sα)為.75 '具建構效度與專家效度。數據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 檢定分析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育幼機構學童在數學學習成就上顯著低於一般家庭學童(P < .05) ,但當資源與支援足夠時,育幼機構學童的數學學習成就不比同地區的一般家庭學童差,如臺北市與新竹縣; (二)臺北市育幼機構因為安置年齡最旱,且安置時間最長,加上育幼機構的家中同住人數接近一般家庭,為家庭式機構教養的模式,其數學學習成就最高,並與臺北市一般家庭學童的數學成就無顯著差異;(三)新竹縣育幼機構因為知名度高,課輔志工人數與社會資源豐富,數學學習成就顯著高於新竹縣一般家庭學童(P<.05) ,研究結果顯示若能及早安置與補救,育幼機構學童也能和一般家庭學童有相同的表現,甚至更好;(四)影響育幼機構學童數學成就的相關因素,以「志工課輔人數」與數學成就有最高的正相關(r=.55'P<.01) ;影響一般家庭學童數學學習成就的相關因素,則是以「家中藏書量」與數學習成就有最高的正相關(r= .4 7' P< .01) ; (五)育幼機構學童存在下列的現象:對數學的態度呈現低自信與低評價;在上課時進行與數學有關的學習活動頻率較低;缺乏學習數學的參考書與課外補習機會;志工課輔人數不足;期望最高教育程度以完成中等教育階段居多(46%) ;期望自習時間較育幼機構規定的還短(I小時)。研究建議如下: (一)建議各級政府針對資源較落後的地區給予更多的補助,並提供充分的資源; (二)希望大專院校學生或社會人士能投人更多的志工與課輔工作,協助提升育幼機構學童的學習成就與自信。

Description

Keywords

Citation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