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大學生溝通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4-03-06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Abstract
從教師角色、教學效果、或導師工作角度論,大學師生溝通均屬重要議題。若將溝通視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似乎「小看」溝通意義;另一方面若以為溝通可以解決所有人際問題,也難免「膨脹」了溝通功能。大學師生溝通研究國外文獻多如牛毛,根據研究文獻與實務經驗,講者將溝通定義為「人際關係行動」,並從社會心理學﹙B=f(E. , P)﹚與成年早期+F5發展心理學觀點,探究當前大學師生溝通難題。首先就大學老師溝通對象言,當前大學生發展心理延緩,其所遭遇的社會環境又較前「險峻」;其次就溝通效果論,學生有「變」與「不變」;在者溝通者本身又有「自我覺察的侷限性」。於是大學教師的有效溝通,需從覺察自己在「大學校園」的「角色扮演」開始,再針對溝通對象﹙e世代「升學寶寶」﹚的「個別差異」,以「教育愛(教育熱忱)」加上「同理心」付諸行動,「假以時日」方能略見溝通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