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語言寫作焦慮量表(英語為外語版)之跨文化確認研究
| dc.contributo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 zh_tw |
| dc.contributor.author | 程玉秀 | zh_tw |
| dc.contributor.author | 葉錫南 | zh_tw |
| dc.date.accessioned | 2015-03-31T09:19:30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5-03-31T09:19:30Z | |
| dc.date.issued | 2005/08-2006/0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計畫旨在延續主持人於2000-2001 年由國科會補助進行的「第二語言寫作焦慮量 表(SLWAI)編製」研究。該量表係依據Lang (1971)的三元焦慮理論編製題項所得。量表 內容共涵蓋第二語言寫作焦慮的生理/身體、認知、和行為等三個面向。所以SLWAI 除 了可當成一個總量表使用外,還可根據研究或診斷需要分成三個份量表,分別計算學習 者在上述三面向所呈現的焦慮指數。經內部一致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關性分 析,初步證實SLWAI 總量表和各份量表皆具有令人滿意的信度和效度。 然而量表發展專家DeVellis (1991)認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需不斷檢視,藉以修正量 表。而心理學專家(Hui & Triandis, 1985; Watkins, 1994)則提醒在將理論建構或測量工具 推廣到不同文化前,需檢視該工具或理論在不同文化所呈現的效度、信度、和適切性。 職是之故,本研究擬針對先前編製之SLWAI 進一步對四個以英語為外語國家的學生(含 台灣)進行跨文化的確認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有三:(一)在台灣採取新樣本,再度檢視 SLWAI 使用在台灣學生身上時的效度及信度,並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方式進一步驗證 SLWAI 所企圖涵蓋的三個焦慮面向。(二)檢視該量表在不同文化中的效度及信度。(三) 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法探究該量表的內部建構層面是否適用於不同文化。 | zh_tw |
| dc.identifier | ntnulib_tp_B0210_04_017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833 | |
| dc.language | zh_TW | |
| dc.relation |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4-2411-H003-026〉 | zh_tw |
| dc.subject.other | 第二語言(外語)﹔寫作焦慮 | zh_tw |
| dc.subject.other | 跨文化確認 | zh_tw |
| dc.title | 第二語言寫作焦慮量表(英語為外語版)之跨文化確認研究 | zh_tw |
| dc.title |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nxiety Inventory (EFL Version)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