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初任體育師資培育者教材教法教學實踐之自我研究
    (2024) 陳萩慈; Chen, Chiu-Tsu
    體育教材教法是職前師資培育課程的核心,本研究旨在透過「師資培育實踐自我研究」(Self-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S-STEP) 來促進初任師培者的教學實踐,運用對話和批判性反思,提高專業發展和教學實踐的能力。本文從回顧研究者的中小學體育課及體育師資生學習經驗,並以中學體育教師、初任體育教材教法課程講師、博士班候選人等多重身分,期望以師資培育實踐自我研究 (self-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S-STEP) 方式,並參與實務社群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P),以促進初任師資培育者自我專業成長。研究方法以質性研究,研究者為主體、立意取樣選取北部國立大專院校師資培育課程教授4位、新北市某具中等師資培育中心之體育教材教法課程的體育師資生5名為研究對象,資料蒐集以半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自傳性文件、教學反思紀錄表、課堂文件,以持續比較和歸納方式分析資料。結果:S-STEP促使「我」回憶過往中小學與師培經驗所築成「體育夢、師培夢與教師夢」,並闡述在教學實踐脈絡下,藉由參與實務社群促進師培者與師資生之間的對話和反思,嘗試注重從實際行動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故事的最後,在S-STEP教學實踐中,研究者對教學信念、專業發展和專業認同進行反思,試圖透過改變和重構教材教法課堂,用以提高師資生學習如何教體育的能力。結論:S-STEP可作為體育師培者在職前體育師資培育階段,實施教學實踐研究的有效方式,協助體育師培者釐清教學場域的主體與教育價值,提供增能培力之新策略。
  • Item
    彩虹國小體育教師實施體育教學模組 2.0 專業學習社群之探討
    (2022) 李雅雯; Li, Yawen
    本研究運用個案研究方式,透過體育教學模組的教材教法,在彩虹國小搭配運用教 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方式,探討教師運用體育教學模組 2.0 的設計課程與實施教學,在體 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歷程與持續專業發展上的影響。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立意取 樣彩虹國小體育教師,運用觀察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教師實際教學情形,以及訪談 教師在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時的情況為蒐集資料,歸納分析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結果: (一) 彩虹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1.社群的組成是教師為了改變彩虹國小體育 教學的現況,並非每位教師都是自願參與。2.社群初期教師們感到衝突與排斥,且在社 群會議上惜字如金沈默寡言。3.研發體育教學模組專家學者參與社群,專家學者突破教 師對於體育教學模組初衷是給跨領域專長教師的框架,以及釐清體育教學模組的定義。 4.教師們對於體育教學模組開始上手後,也看到學生的學習成效,變得積極且投入社群 活動。5.社群結束後,教學活動設計獲得課程發展委員會認可納入校本課程,並且撰寫 在彩虹國小 110 學年度課程計畫中,並且教師期望未來每個學期繼續以社群方式設計 一個體育項目。(二) 彩虹國小教師實施體育教學模組 2.0 教師專業發展影響:1.在課程 設計與教學層面上,教師逐漸掌握素養導向教學原則,並且能在教學活動中彈性調整教 學以及運用差異化教學。2.在班級經營層面上,教師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在課程 中沒有一位學生是局外人,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人際互動、溝通表達,並且樂於分享與包 容同儕。3.在專業精進與責任層面上,教師在教學上獲得成就後,教師更積極參與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且期望新學年度能夠持續參與社群活動。
  • Item
    繭縛待蛻:一位體育初任教師成長之路之自我敘說
    (2022) 劉曜銘; Liu, Yao-Ming
    本研究以自身作為研究對象,從師資培育時期至成為初任教師之經驗作為研究主體,主要採用自我敘說作為研究的方法,以 Clandinin 與 Connelly 建立之三度敘說探究空間來重新回憶並澄清自身經驗與其對自我的影響,並透過研究者蒐整過往的札記、相簿、作業文件及社群媒體記錄,輔以紮根理論的開放編碼作為分析方法,藉此回溯問題與意義的本質,在一連串連續的歷程當中,內心的狀態與對自我角色的認同和對學校特殊的情誼,如何影響一名教師的決定與未來的成長之路,剖析其歷程與轉變,重新回望其影響的關鍵因素為何。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師資培育時期所建立的師資生信念及對未來的想像,是促進教師專業精進的動力來源,但同時也容易因為文化適應的問題造成對教學職涯的適應與衝擊,新課綱推動的素養教學與教學現場的傳統教學容易產生抵觸,師資生更面臨初入社會的適應階段,需要透過自我調適與他人協助才能重新適應,並轉化文本知識與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才能逐漸地融入學校文化。(二)學校場域的多重角色,現階段的初任教師,容易被指派到責任重大且無人願意承接的行政工作,缺乏工作經驗與學校的夥伴支持,容易面對許多挫敗經驗,導師時期面對家長的質疑與學生種種不同的問題顯得無助,而接任行政時也因脫離教學環境,產生更多的衝擊與失落感,容易與職業倦怠因素產生共鳴,進而影響對自我價值的懷疑。(三)根植於挫敗經驗與年資的累積,重新回望自己的來時路,因應自己心中所期待的教師信念與價值,調整自己能掌握且影響的因素,捨棄對無法控制之事物的執念,透過與學生更多的回饋交流,重新建立起對教師的角色認同,也學習職場之間的應對進退,以反思作為專業成長的基礎。
  • Item
    高中體育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之行動研究
    (2013) 張雅鈺; Chang, Ya-yu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高中體育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的探討,研究目的在於了解社群運作的歷程,並分析社群運作時所遇的困難,討論社群採取的解決策略,最後則分析社群成員感知,提出建議以提供未來體育教育工作者建立跨校體育專業學習社群與研究的參考。本研究歷程可分為三個期程,運作前期為初步建構期,為社群成員共同擬定及修正專業成長活動的規則,並嘗試運作;運作中期則是磨合調整期,修正上期的運作方式,加入其他專業成長的活動,並以凝聚社群成員向心力為最大目標;運作後期則為穩定發展期,成員間已熟悉社群專業成長活動的進行,此期並加入了外部專家資源,提升社群協助教師專業成長的功用。本研究所得結論為:一、本研究歷程可分初步建構期、磨合調整期及穩定發展期等三大期程;二、社群遇到的困難及策略可分為運作方式及運作技術方面;三、社群成員感知分析可分為專業成長、社群運作、外部專家、跨校背景等四大部份。本研究建議如下:一、以同質性、異質性、互補性的成員背景考量成立社群;二、術科練習目標及方式應考量教師根本需求及教師地域性而進行;三、社群運作從教學問題解決導向討論開始;四、社群活動主題發展除了依據個人需求外,可考慮納入當前推動的教育政策;五、師培專家及實習輔導老師為社群良好的外部專家參考資源;六、與校內同事建立情感,以普遍推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 Item
    教學模組培訓對國小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
    (2017) 鐘建何; Chung-Chien Ho
    本研究目的為要探討國小教師參與體育教學模組增能培訓計畫三階段對教師專業成長的議題,以作為未來相關活動計畫及教育單位機構、學校相關人員等協助體育教師專業成長時之參考。以便利取樣法選取新北市及新竹縣國小體育教師,及該縣市輔導教授共四名參與體育教學模組增能培訓計畫之種子教師作為研究參與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與教師相關文件資料等質性方式蒐集資料,所得資料以內容分析將所得證據進行有意義的詮釋,並以三角檢核提高信度與效度。研究結果顯示:一、單純以講課進行培訓研習教效果有限;二、教師不斷的動態調整課程使其內化至自身教學中;三、學生回饋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因素;四、教師專業成長需要一個溝通詢問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