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從認知到體知 —運動中「忘」與「記」的哲學探究
    (2023) 蔡宗儒; Tsai, Tsung-Ju
    在運動的領域裡,存在「忘」與「記」兩種看似不同、並且彼此對立的哲學傾向。「記的哲學傾向」推崇「認知」對「體知」產生的正面效果,認為「認知」可以確保知識的嚴謹性、客觀性、可理解性、和可傳達性,但卻也同時產生了「認知等於體知」和「認知必須先於體知」的謬誤。而「忘」的哲學傾則是對「記」的一種對立傾向,其主要立場是否定「認知」對「體知」的幫助,並且認為「認知」本身是一種限制,無法幫助人們把握體知,甚至更可能阻礙體知。然而,儘管這種做法讓運動的人們擺脫了認知的束縛,但另一方面卻也產生了「傳授與學習的困難」、「理論作者的自我矛盾」、和「淪為一種不科學的理論」的問題。本文嘗試先對「記」與「忘」兩種哲學傾向的內涵進行考察,藉以說明運動領域中的諸現象;接著,在理解了「忘」與「記」兩種哲學傾向的優點和缺點後,嘗試以一種「有機整體論」的動態方式來把握運動中「忘」與「記」的關係,並提出本文最主要的論點:「忘與記的動態論」,說明「忘」與「記」不僅是兩種共容的哲學傾向,甚至還具有相互必要性。
  • Item
    身體--語言--遊戲:邁向自我理解的運動哲學探究
    (2010) 周育萍; Yu-Ping, Chou
    本篇論文的主旨在經由對存在處境的覺察與哲學對話的理解實踐行動中,提出運動知識內涵與研究核心要素的關鍵問題探究。 首先走向與文獻對話之途。在伽達默爾語言理解模式與梅洛龐蒂身體圖式理解模式的對話裡發現差異與相同處,並透過遊戲經典理論的觀點詮釋,進一步提出「探究作為一種遊戲」的實踐意義。 接著,通過對現有處境的覺察之路,分別從運動行者(實作經驗者)與運動研究者的雙向角度來探索運動知識的內涵和問題呈現。以運動行者立場出發,領域知識蘊藏在技術學習、訓練、比賽/表演等實踐經驗過程中,具備一種充滿生命表現的意義圖像;以運動研究者的角度切入,則發現目前的研究領域分化並無法觸及研究意義的核心,運動研究不應該只是一種作為各種學科衍化的分支研究或者是純粹的「人體活動」研究,它必須具備人文實踐關懷,一種同時重視運動者生命(或知識)歷程以及研究者自身位置覺察的反思行動,並且必須體認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相互辯證、彼此作用的基本關係。 最後,以間接的故事譬喻與直接論述方式,進入一種整體性的反思探究。一方面呈顯「理解事件」的現世影像;一方面也針對論文書寫的主要內容與概念進行解釋,從詮釋實踐中,體驗理解意義。
  • Item
    銘刻在身的痛: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身體痛/苦經驗之敘事
    (2010) 呂碧琴; Lu, Piching
    本研究以質性取向之敘事探究為方法,旨在研究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生涯中所遭遇的各式痛/苦經驗故事,並從中探尋這些運動相關痛/苦經驗的內容及深層意義,以藉此揭示優秀女性運動員的生命情懷與人生意境。 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四位國內在田徑、舉重、網球和羽球等運動競技上,成績最優的現役女性運動員為研究參與者,透過表達的自傳式訪談蒐集資料,經整理、並用敘事分析之「整體-內容」和「整體-形式」為原則,先建構運動員身體痛/苦經驗故事,然後再詮釋故事的深層意義,而這些故事內容與意義也呈現了優秀女性運動員,在其漫長運動生涯中某一種生命情懷與人生意境。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身體痛/苦經驗共有26個項目,分屬身體、心理、社會和文化等四種範疇。 二、運動提供一個使女性運動員展現其運動天賦及致達秀異的平台;且優異的運動成就是優秀女性運動員自我認同及他者指認的根源。 三、運動傷害導致優秀女性運動員體驗:(一)個人身心上一種「立即性墜落」和「立即性失落」的痛苦;(二)個人身心與社會「關係斷裂」的痛苦;(三)存在處境定位上「混沌不明」的痛/苦。 四、運動競技失利,不僅代表優秀女性運動員沒有完成該次比賽的目標;也暗示著她們的運動訓練還有改善的空間;同時她們的自尊和自信也暫時會受到影響;而對競爭失利最嚴重的焦慮感是使她們產生「不如死去」或「快要死了」的類死亡痛/苦意念。 五、儘管運動導致優秀女性運動員經歷各種身、心、社會和文化體驗上的痛/苦,但她們終究仍然願意在運動場上繼續奮鬥。深究原因發現,係因在她們的運動生命、人格、與命運本身蘊含豐沛的「愛」、「熱情」、「勇氣」等重要元素,及強烈追求「自我認識」與「自我實現」的動機。 六、運動員生命存在的意義是在「主體-客體」、「小我-大我」、「痛苦-快樂」、「理性-感性」、「虛假-真實」、「生-死」等結構之相生相映的關係中蘊生。 七、本研究發現,痛/苦現象與經驗是成就菁英運動發展與運動菁英生命成長的重要關鍵,也是使運動和優秀運動員具備神聖性的至要因素。 本研究最後針對「研究中的權力關係」、「文化評論家的論述」、「語言的限制和意義之流變」、「敘說經驗」、「研究結果」及「研究寫作經驗」等提出六點反思,以及六點後續研究之建議。
  • Item
    運動不可測性的存有之否定與掌握─塔雷伯與余蓮視野下的交會
    (2014) 黃盈晨
    在運動競技場上,比賽是瞬息萬變且令人無法捉摸的。大部分的人認為,勝負是在比較雙方誰對整場比賽掌握的多寡所決定,在練習時最簡單的掌握程序就是為選手針對比賽所設計一系列的課表,它們在抽象與現實上建立了一個模組,試圖宣稱掌握的能力,並嘗試著將此種掌握建立在自己、對象與情境三者之上。但是這種自我宣稱的掌握卻是相當脆弱的,因為當面對那看似不可能發生,卻一直在現實中發生著,且具有顛覆性的黑天鵝效應的攻擊時,選手極易動搖,且造成了一連串主體自我懷疑與否定的議題。當身在場中的選手因失去掌控權而陷入混亂時,教練總是會以「不要怕、要相信自己」之類勵志的話語激勵選手,但是,試問,這句話在當下真的有用嗎?以及,「相信自己」這句話本身,似乎有著要求選手返回自身的訴求,那麼,這一命題的提出,其目的究竟是要我們相信自己的甚麼?那又為何要去相信?本研究的主軸以「假掌握─真否定─真掌握」一系列的論述,試圖以黑天鵝效應為思路起點去分析運動場的模組與不可測性及其對主體造成的影響,以揭開主體的困境,反轉我們「自以為」掌握了我們生命的這一道假命題,從而轉向到對「否定」的探討,我們看到了主體改變的可能與存有那未被開發的神祕之境,以及假掌握反轉成真掌握的可能。此論文將話題圍繞在模組、善變與主體三者的關係,藉著繞道塔雷伯的《黑天鵝效應》及余蓮的《功效論》二書的觀點,揭發了原先存在著的認識論危機與西方思維的極限,以及在《功效論》此書所探討的另一端中國思維的這一面,看到了另ㄧ種觀看存有的態度,藉此解構隱藏在「掌握」議題之下的人與世界的複雜關係,以及主體在遭逢到不可測性的威脅時,其所擁有的存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