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冷療加壓處理對離心運動引起肌肉及本體感覺損傷之恢復效果的影響
    (2024) 林士迪; Lin, Shi-Di
    背景:離心運動除了會造成肌肉損傷 (eccentric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EIMD)之外,也會進一步影響運動表現及本體感覺。為了能讓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達到最大化,有效的疲勞恢復策略宜被引入作為提升選手疲勞恢復的方式。常見運動恢復方式計有冷凍療法、加壓療法等,而結合了上述兩種不同恢復方式而成的冷療加壓為一項新技術。它雖然近年來才開始被運用在運動後恢復的領域,但冷療加壓處理對運動後恢復效果的影響爲何,目前研究還不清楚。目的:探究三種不同(冷療組、常溫水加壓與冷療加壓)處理對離心運動引起肌肉及本體感覺損傷之恢復效果的比較。方法:招募40名一般年輕健康男子(18-35歲)爲對象,並以隨機方式分配成對照組、冷療組、常溫水加壓組與冷療加壓組 (n=10人/組),所有研究對象使用非慣用腿膝伸肌群,進行30組 x 10次最大等速(30o/s)離心收縮運動誘發肌肉損傷(如:肌力、關節活動範圍、腿圍),並於離心運動前、後第24、48、72、96、120小時,各進行肌肉損傷、本體感覺以及體能測驗。對照組、冷療組、常溫水加壓組與冷療加壓組於運動後第1、25、49、73、97小時,各分別進行20分鐘之被動休息、冷療、常溫水加壓與冷療加壓之處理。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針對組別與時間因子進行考驗。結果:所有依變項在離心運動後均明顯比前測產生變化。在離心運動後第 1 ~ 5 天,冷療組與冷療加壓組之大腿腿圍變化均顯著小於對照組 (p<.05)。在離心運動後第 4、5 天,常溫水加壓組之大腿腿圍變化均顯著小於對照組 (p<.05);在離心運動後第1天,冷療組、常溫水加壓組之肌肉酸痛程度均顯著小於對照組 (p<.05)。在離心運動後第 1 ~ 4 天,冷療加壓組之肌肉酸痛程度均顯著小於對照組 (p<.05);在離心運動後第 5 天,冷療組、冷療加壓組之均方根電訊號均顯著大於對照組 (p<.05);其餘測試結果,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p>.05)。結論:冷療與冷療加壓有利於離心運動引起肌肉損傷後的肢體腫脹和肌肉酸痛消除,常溫水加壓能消除腫脹和肌肉酸痛、改善關節活動範圍。
  • Item
    振動運動結合高強度動態熱身對隨後衝刺表現之影響
    (2015) 廖書劍; Liao, Shu-Chien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高強度熱身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及結合全身性振動運動 (whole-body vibration exercise, WBV) 對於田徑短跑運動員在100 m衝刺表現的影響。方法:以13名短距離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受試者分別接受三種不同的實驗處理,包括WBV (5組 × 30秒、30 Hz、± 1.8 mm) 結合PAP處理 (5組 × 1次 × 90%1RM) 、PAP處理 (5組 × 1次 × 90%1RM) 及控制處理。本研究採重覆量數、平衡次序原則之設計。標準化熱身後,測驗第一趟100 m衝刺,測驗結束後再休息4分鐘,緊接進行實驗處理,受試者隨機接受3種不同實驗處理,WBV+PAP、PAP以及控制處理,實驗處理後立即檢測身體自覺量表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並休息5分鐘,進行第二趟100 m衝刺測驗;控制處理則是在第一趟測驗100 m完後,休息4分鐘,緊接進行第二趟100 m衝刺測驗,衝刺前後記錄RPE。衝刺測驗使用紅外線光閘系統記錄每10 m的累積及分段計時。結果:PAP處理在10-20、80-90及90-100 m的分段表現明顯快於控制處理 (p< .05) ,WBV+PAP處理在80-90及90-100 m的分段表現亦明顯快於控制處理 (p < .05) 。WBV+PAP與PAP處理在0-90及0-100 m的累積時間表現顯著快於控制處理 (p < .05) 。RPE部分在第二趟100 m衝刺前及第二趟100 m衝刺後立即,皆發現PAP處理顯著低於CON處理 (p < .05) 。結論:以WBV+PAP或是PAP處理方式進行熱身時,皆能有效提升隨後100 m的衝刺表現,但高強度動態熱身可改善10-20 m之衝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