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國中體育教師實施融合式體育課之挑戰-個案研究
    (2021) 陳怡婷; Chen, Yi-Ting
    重視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權利與落實融合式體育是現今十二年國教主要的實施方針。但回歸體育課時,多數體育教師並未擁有相關知能,導致受挫經驗與身心壓力,造成既無法滿足普通學生體育課的需求;也無法顧及身心障礙學生學習之現況。為此瞭解實施融合式體育課程之資深體育教師之想法,透過質性研究觀點切入,以立意取樣選擇四位資深個案教師,採取半結構深入訪談方式,希望藉由資深體育教師的聲音,反應實施之現況、挑戰、看法與個別因應方式。結果:四位資深體育教師在實施態度上分為(安全守門員、有動到就好、重視班級氣氛與一視同仁) 1.安全守門員的教師:多重視緊急情況的責任歸屬,教學現場人力的缺乏,將導致融合班教師承受負面的心理負擔。2.動到就好的教師:校園的無障礙環境與運動器材,並不利於身心障礙的學生使用,擔心意外事件的發生;3.重視班級氣氛的教師:融合班學生個體差異性大,身心障礙學生體育受教權常因同儕不適當的互動、教師的過度保護而被忽視。4.一視同仁教師:透過參考個別化教育計畫,依學生不同能力,提供最適切的教導方式。本研究結論:應多重視融合式體育教學實踐之現況,人力、環境設備不足、責任法規問題、無落實參與IEP會議皆影響教師實施融合式教學的信心。最後,針對融合班體育教師提出具體之相關建議。
  • Item
    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教學自我效能線性結構關係之實徵研究
    (2011) 蕭秋祺; Hsiau, Chiou-Chi
    本研究旨在透過問卷調查方式,探討國中體育教師的自我概念、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教學自我效能的現況、差異與關係,並檢證其線性結構模式之適配性。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乃透過文獻探討,建立理論基礎,並據以編製「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對象係自全國各縣市國民中學中,以分層隨機取樣方式,抽取650位在職體育教師進行問卷施測,合計回收問卷592份,回收率91.01%,有效問卷571份,有效率96.45%。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經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統計處理及分析後,得到許多重要結論,包括: (一)國中體育教師的自我概念和教學信念均傾向於進步取向,且普遍認為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教學成敗的關鍵,運氣是最不重要的原因。此外,國中體育教師普遍具有高度的教學自我效能感 (二)國中體育教師的自我概念、教學信念及教學自我效能因教師特質與教學環境的不同而略有差異,而教學成敗歸因則不因教師特質與教學環境的不同而有差異。 (三)國中體育教師的自我概念與其教學信念、教學自我效能之相關性高,而與教學成敗歸因之相關性甚低。 (四)國中體育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密切,而教學信念與教學成敗歸因有關係,但相關性不高。 (五)國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成敗歸因之內在因素與教學自我效能較具相關性。 (六)自我概念、教學信念與教學成敗歸因對整體教學自我效能、個人教學效能及一般教學效能均具有預測力 (七)本研究所建立之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教學成功歸因與教學自我效能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適配度佳,變項間具線性結構關係。 針對上述結論,本研究對國中體育教師、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當局等提出如下具體建議: (一)教師應時時自省並修正自我概念和教學信念,以提升教學自我效能。 (二)年輕教師和資淺教師宜向年長教師和資深教師請益。 (三)舉辦各項在職進修與研習,提供體育教師專業支持體系。 (四)建立偏遠和小型學校校際合作機制,平衡城鄉差距。 (五)關注教師成敗歸因方式,並提供適宜輔導。
  • Item
    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社會性別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2009) 李亦芳; Yi-Fang Li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體育教師其社會性別與工作壓力之關係,以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國中體育教師整體的壓力程度,並輔以深度訪談以瞭解其工作壓力的細微歷程,同時考量社會性別對於工作壓力程度與歷程的影響,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性別歧視會同時加深與削弱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感受,但加深的程度大於削弱的程度 量化研究顯示,性別歧視態度與工作壓力有顯著正相關,男性體育教師比女性有較高的性別歧視態度,惟其在整體工作壓力程度差異不大。質性研究發現歧視態度帶來的代價與利益會加深與削弱工作壓力感受。 二、男女體育教師有習而不察的「親善型性別歧視」與不敢表態的「敵意型性別歧視」 量化研究顯示男女體育教師皆對彼此抱持較高的「敵意型」性別歧視態度,質性訪談時則呈現較多「親善型」較少「敵意型」歧視態度的不同結果。 三、男女受訪者皆未質疑傳統社會性別關係 量化研究顯示性別歧視態度普遍存在於體育教師的工作環境中,且男性普遍有較高的性別歧視態度。而質性研究卻發現,女性受訪者會覺察到性別不平等現象,但男女受訪者皆將其視為合理的兩性互補關係。 四、社會性別態度影響體育教師知覺工作壓力的歷程 量化研究顯示社會性別態度與壓力有顯著相關。質性研究發現,不同社會性別態度會有不同的壓力歷程,影響的層面包括對於壓力的認知方式、述說方式與因應方式三個層面。
  • Item
    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省研究
    (2011) 陳立樺; Li Hua 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省的內容以及影響教學反省的因素,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國中體育教師及國中體育教師師資培育機構參考。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一位國中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透過為期18節多元活動設計之體育教學,蒐集國中體育教師所撰寫之教學反省札記,輔以深度訪談等資料,以內容分析法加以歸納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省的內容包括對學生、教師、教學、班級經營及環境的反省,以學生方面的反省內容最多。(2)影響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省的因素主要為學生因素、時間因素、教師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等四方面,以學生因素陳述居多。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獲致的結論如下:(1)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省的內容具有多面向。(2)學生是影響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省的主要因素。
  • Item
    國中理解式教學工作坊培訓教師之教學推展現況調查
    (2010) 洪嘉穗; Chia-Shui HUNG
    本研究旨在瞭解過去曾參與「理解式教學工作坊」的國中培訓教師,在實務上的推展情形與所面臨的問題有哪些?以做為未來推展理解式教學之參考。研究對象:曾參加95、96、97年度「理解式教學工作坊」之國中體育教師(N=53)。研究方法:採質量併行方式進行研究,其工具有「國中理解式教學工作坊培訓教師之教學推展現況調查問卷」與「國中理解式教學工作坊培訓教師之教學推展現況調查訪談大綱」。資料分析:(一)問卷部分:正式問卷共回收51份,回收率96.2%,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來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二)訪談部分:將訪談逐字稿加以編碼、歸納、分析,並與問卷結果做交叉比對分析。依據上述方法,得到以下結果: 一、在課程與教學的現況方面:(1)51位培訓教師對TGfU的教學理念,均抱以肯定之態度。目前實施率為 62.7%;而未能實施者有37.3%,其原因為:課程編排無法配合、場地器材不足、學校行政支持度低、欠缺評量方法與評量標準,以及班級配合度低。(2)所採用的教材以籃、排、羽、棒/壘為主,多數教師均符合理解式之教學流程,另在引導小組討論的部分亦能勝任,惟在提問技巧的掌握上與設計各項球類教學內容上,仍需在加強與學習。(3)在教學評量上,僅進階培訓教師的評量有符合多元性與真實性,且有使用修改後之GPAI。另外,由於多數初階培訓教師不熟悉評量的方法、標準與GPAI評量工具,因此有些初階教師並沒有進行教學評量。(4)同類型球類課程之編排,因學校有其行事與行政上的考量,因而無法配合。此外,場地器材與輔助教具呈現也不足之現象,其影響教學之成效與品質。 二、培訓教師知覺學生的學習成效方面:(1)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熱忱、瞭解球類比賽規則、思考與做決定、合作學習、溝通與傾聽、戰術理解、戰術執行」等學習成效上均有所提升。(2)學生在「動作技能」的學習成效上較無明顯提升。 三、培訓教師任職學校行政支援方面:(1)向學校申請購置器材與輔助教具的經費補助情況不佳。(2)學校之教務處、體育組長、體育教師同仁的支持度仍有提升的空間,因多數皆為心理上的支持,並無教學上實質的協助,長期而言將大幅降低培訓教師之施教意願與教學熱忱。 四、培訓教師所遇之困難與問題方面:(1)因受訓時數不足,因而在非專長球類項目的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其能力不足。(2)教學準備與比賽說明相當耗時,以及教學評量費時費力。(3)場地與單元教學時數不足,以及每週分開的2節體育課,不利於理解式教學之實施與推展,其影響教師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成效甚深。 五、培訓教師對日後推展所提之改善與建議方面:(1)定期舉辦分區之進初階研習與教學觀摩,以精進教學。(2)發展簡易評量表格與評量標準,並簡化GPAI評量工具。(3)對於推廣有功及積極參與之教師,給予記功嘉獎等實質鼓勵,以吸引更多體育教師願意投入理解式教學。(4)架設理解式教學網路平台,上傳各項球類之完整教案。(5)薦請推展單位與縣市教育局合作,共同規劃推展,並由縣市教育局發文至各校派員參加,讓更多體育教師接觸理解式教學,藉以達到理解式教學之普及化。
  • Item
    台南地區國中體育教師時間管理之調查研究
    (2006) 李佩玲; Li, Pei-Ling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時間管理的現況,其次比較不同背景的國中體育教師其時間管理現況與運用策略之差異情形,最後則探討國中體育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及時間管理現況與時間管理策略運用之相關情形。研究參與者是台南地區公私立國中282位體育教師,以「台南地區國中體育教師時間管理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正式問卷回收201份,回收率為85.53%,有效問卷計195份,可用率為97.02%。依實際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一)國中體育教師平均一天上班時間中,以教學工作佔最大比例;(二)影響國中體育教師時間管理的最大干擾因素是「事必躬親」,遭遇最大困難是「偶發事情太多擾亂時間規劃」;(三)國中體育教師最常用的時間管理原則是「設定時間限制」,而策略得分最高的項目是「能在截止期限前完成每一項工作」;(四)兼行政的國中體育教師平均工作時數顯著高於兼導師者,有兼教練的國中體育教師平均工作時數顯著高於未兼教練者;(五)國中體育教師工作時間與時間壓力管理呈極顯著負相關。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國中體育教師重視時間管理,減輕時間壓力、提昇專業效能。
  • Item
    台中市國中體育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2003) 李素芬
    本研究旨在瞭解台中市國中體育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的內涵與現況;其次係比較不同背景之國中體育教師所知覺之體育組織氣氛與工作滿意度之差異情形;最後則探討個人背景變項及體育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相關情形。研究對象為台中市26所公立國中之141位體育教師,研究設計以Kottkamp,Mulhrn & Hoy 的組織氣氛理論(校長行為-支持、指示,教師行為-投入、挫折、親密)與Smith,Kendall & Hulin 的工作滿意理論(工作本身、上司、薪資、升遷、同事)為主要依據,並以「國民中學體育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 根據實際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台中市國中體育組織氣氛屬開放型氣氛,體育教師所知覺之組織氣氛依序為「投入行為」、「支持行為」、「親密行為」、「指示行為」及「挫折行為」。 二、體育教師之工作滿意度屬中上水準,各構面之滿意程度依序為「同事」、「上司」、「工作本身」、「薪資」及「升遷」。 三、不同「性別」、「服務年資」、「學歷」及「職務」之教師對組織氣氛之知覺有顯著差異存在,但不同「年齡」及「學校規模」之教師對組織氣氛之知覺,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四、不同「學歷」及「學校規模」之教師對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但不同「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及「職務」之教師對工作滿意度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五、國中體育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及體育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其中以教師之「投入行為」對工作滿意度之「上司」的解釋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