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外在焦點回饋下錯誤估計對柔道浮腰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
    (2003) 張櫻玉
    以反應連結假說的觀點而論,個體在完成一項動作行為後,會對先前行為產生一個回饋參照機制。本研究主要是藉由給回饋的方式,引導學習者將注意焦點放於外在有利動作執行的線索當中,探討不同頻次高低(0%、100%、50%Est.)的錯誤估計 (error estimation, 簡稱Est.),在進行柔道浮腰動作表現與學習上的效應。以30名(平均年齡為20.5 ± 0.5歲)沒有柔道浮腰動作練習經驗的大學生為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成:(1)0%Est.的外在焦點回饋組;(2)100%Est.的外在焦點回饋組;和(3)50%Est.的外在焦點回饋組等三組。依變項為參與者浮腰動作型式(共計有手、膝、腳、與身體轉動四個部位)之得分。實驗結果經混合設計二因子(錯誤估計頻次 × 試做區間)變異數分析,其中試做區間為重複量數,結果發現:(1)在獲得期中,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組別與試作的區間之交互作用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F(2, 27) = 3.2, p< .05, ES = 0.35, Power = 1.00);(2)在保留測驗中,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組別與試作的區間之交互作用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F(2, 27) = 1.6, p > .05, ES = 0.14, Power = 0.31),但在不同頻次組別間的單純主要效果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F(2, 27) = 6.0, p < .05, ES = 0.31, Power = 0.85)。依據上述結果,本研究所得結論為:(1) 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安排,對浮腰動作表現有影響,且影響程度依據試做的區間有所不同;(2)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安排,對浮腰動作學習有影響,且100%頻次的錯誤估計較0%頻次與50%頻次有正面的獲益。
  • Item
    以表現為基礎的回饋安排在動作表現與學習效應:自我控制與寬帶回饋的延伸
    (2016) 蔡銘仁; Tsai, Min-jen
    本研究旨在探討依據表現提供回饋於動作表現與學習的效應。實驗一延續過去自我控制回饋研究發現,在非自我控制條件下對於誤差方向判斷錯誤的試作提供結果獲知,檢驗對於動作學習的效應;實驗二檢驗自我控制回饋的練習條件下檢驗安排寬帶回饋在動作表現與學習的效應。兩個實驗各招募24名成年人為實驗參與者 (實驗一16名男性,8名女性,平均年齡24.6 ± 2.2歲;實驗二18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齡23.7 ± 1.9歲),以滑塊推滑 (puck-shuffling) 的力量控制動作為實驗工作。結果發現在非自我控制回饋的情境中於針對誤差方向判斷錯誤的試作提供回饋,並沒有產生動作表現與學習作用,而在自我控制條件下結合寬帶回饋則對於動作學習穩定度則有正面效益。誤差判斷錯誤的試作的實際動作表現較判斷正確的試作準確,且主觀估計的動作表現亦低於誤差判斷正確的試作準確;在自我控制的情境中,學習者要求回饋的試作動作表現較不要求回饋的試作準確,對於練習過程中的限制學習者可能採取自我調節學習策略。透過比對主觀與客觀動作表現誤差結果發現,學習者對於自我表現具有高估的現象。
  • Item
    適應式結果獲知的自我效能預測及動作學習效應
    (2016) 林逸; Lin, Yi
    結果獲知 (KR) 包含訊息、動機、與連結的功能,是動作學習研究中的重要變項。KR對於動作學習及自我效能有影響,而當提供參與者錯誤KR時,對學習會有負面影響,但若改變KR的精確性,提供學習者正向適應式KR,亦對於動作學習有助益,並提高自我效能。本研究旨在探討正向適應式KR在動作表現的自我效能程度及動作學習的改變,以及自我效能是否能預測動作學習。共招募女性成年實驗參與者36名(21.1 ± 0.9歲),隨機分派至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負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及正確結果獲知組,實驗工作為空間性移動的矢狀軸伸展線性動作。獲得期進行60次試作並填寫自我效能量表,試作結束之後的第二天進行保留測驗。本研究自變項為結果獲知條件,依變項為絕對誤差 (AE)、變異誤差 (VE) 與自我效能分數。獲得期自我效能分數進行3(組別)× 6(區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保留測驗自我效能分數分別與保留測驗AE、VE進行簡單迴歸分析法分析,且保留測驗AE、VE將分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一)獲得期自我效能和組別交互作用達顯著,區間單純主要效果亦達顯著;(二)在保留測驗中,AE及VE達顯著差異;(三)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自我效能可以有效地預測AE及VE。本研究結論:(一)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會改變動作表現的自我效能程度;(二)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有助於動作學習;(三)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安排下的自我效能程度可以預測動作學習。
  • Item
    水中運動訓練對腦性麻痺兒童動作表現之探討
    (2005) 陳琬甄; Wan-Chen Chen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水中運動對腦性麻痺兒童動作表現之探討。研究對象為5男8女共13名中、重度殘障之腦性麻痺兒童,平均年齡為6.17±2.14歲,平均身高為108.15±9.35公分,平均體重為17.50±3.86公斤,水中運動訓練時間自民國94年3月19日起至6月4日止,合計11週,共22次,每次上課約50分鐘,課程中持續紀錄學員的出席率及學習狀況,以了解學員參與活動時的情形。 研究方法分為水中適應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關節活動度改變情形之調查,水中適應能力學習成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調查結果之資料彙整後予以描述性統計方式分析討論,關節活動度測量結果以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進行統計處理。研究結果:一、兒童水中適應能力表現有明顯的進步,並能在輔助下放鬆做出仰漂及俯漂,大多亦能使用輔具於水中自行活動;二、家長認為兒童在接受水中運動訓練後其語言表達、手部抓握、移動性動作、整體性動作等日常生活表現已有明顯的進步;三、兒童關節活動度在起始角度上左、右踝關節背屈達顯著,在最終角度上左、右肩關節伸直、左肘關節屈曲、左髖關節屈曲、左、右膝關節屈曲以及右踝關節蹠屈達到統計上顯著之差異。
  • Item
    摘要結果獲知的時間與順序安排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2-06-01) 吳詩薇; 張至滿; 卓俊伶
    摘要結果獲知(summary knowledge of results, SKR)是指完成預定練習次數後,才逐一告知先前數次試作結果之回饋。過去研究並未探究SKR內容中涉及動作記憶的時間與順序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SKR內容中與記憶有關的時間對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實驗一與實驗二各有36名大學生,實驗工作為準確性拋擲動作;兩個實驗皆於獲得期進行72次及保留測驗12次的試作,且獲得期的準確分數與實驗二的變異誤差(VE)值皆以3(組別)× 12(區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以單因子變異數考驗保留測驗的準確分數與改變分數。實驗一針對時間的遠近效應,檢驗個體對最後出現的動作記憶;參加者隨機分派至時近組、時遠組或無KR組;結果發現時近組準確分數在保留測驗顯著高於時遠組;而且時近組的改變分數在獲得期顯著高於時遠組。實驗二探討SKR內容的順序;參加者隨機分派至SKR正序組、反序組或KR100%組;結果發現SKR反序組的準確分數在保留測驗顯著高於SKR正序組與KR100%組;KR100% 組的VE值在獲得期顯著低於SKR反序組;而且SKR反序組的改變分數在獲得期顯著高於SKR正序組。本研究的結論是:一、提供動作記憶時間最近一次的結果,利於動作準確性的學習;二、動作表現結果提供的順序由最近至最遠的反序,雖然不利於穩定性,卻利於動作準確性的學習。因此,時近效應是SKR內容中,有利於動作學習的重要因素。
  • Item
    晚期兒童動作表現的性別與年齡差異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9-09-01) 賴世炯; 卓俊伶
    本研究旨在從訊息處理的觀點,透過交互點觸動作,探討九至十一歲兒童動作速 度、動作準確度與訊息處理能方面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的問題有二:( 1 )晚期兒童在交 互點觸動作的動作速度、動作準確度及訊息處理能力上是否有性別差異? ( 2 )晚期兒童 在交互點觸動作的動作速度、動作準確度及訊息處理能力上是否有年齡差異?針對研究問題 的兩個假說是:( 1 )兒童晚期的女生與男生, 前者的動作速度較快、動作準確度較準, 且訊息處理的能力亦較佳; ( 2 )年齡較大與年齡較小的晚期兒童,前者的動作速度較快 、動作準確度較準,且訊息處理的能力亦較佳。 本研究的動作係採用 Welford 的「交互點 觸動作」方法;動作距離為 136.5mm,目標寬度為 11mm。 實驗參加者為六十位九至十一歲 之國小兒童,分成六組:(一)九歲男生組;(二)九歲女生組;(三)十歲男生組;(四 )十歲女生組;(五)十一歲男生組;(六)十一歲女生組。實驗的自變項為性別(男、女 )和年齡(九歲、十歲、十一歲),依變項為平均動作時間、實際動作點觸範圍,及表現指 數。 每位實驗參加者皆以慣用手拿筆,施做來回共計 100 次的點觸動作。經 2 × 3 獨立 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與杜凱氏法事後比較, 發現:( 1 )晚期兒童的動作速度與準確度 ,沒有性別與年齡差異; ( 2 )晚期兒童的訊息處理能力,沒有性別差異,但有年齡差異 。
  • Item
    失能學生動作表現與技能的過程取向評估
    (教育部, 2000-10-01) 卓俊伶; 賴世炯
  • Item
    感覺回饋訊息對簡單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7-09-01) 陳玉芬; 卓俊伶; 周宏室評
    聽覺、視覺、或動覺方式的回饋訊息,對「動作學習」的效果沒有差異(Chew, 1976)。 然而,在其研究中,實際上只針對「動作表現」階段做探討,卻忽略了對動作學習階段的檢驗。 本研究旨在複製Chew(1976)的實驗,並且進一步探討此三種回饋訊息,對動作學習階段的影 響。實驗參加者為30名男女大學生,平均年齡20.9歲,隨機分派到:動覺KR組、視覺KR組或 聽覺KR組。參加者在接受不同實驗處理後的十分鐘及隔天,各進行一次保留測驗,依變項為動 作距離的絕對誤差、恆常誤差及變異誤差,經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鄧肯氏事後比較 法、及相依樣本t考驗進行分析與比較,發現在表現期間,三組在動作準確性方面,沒有顯著差 異,但皆顯著優於前測;在誤差方向性方面,視覺KR組和聽覺KR組有顯著的不同;在動作穩定 性方面,三組間則無顯著差異。至於在保留期間,三組間並無顯著差異,但值得注意的是,動覺 KR組與視覺KR組,有短期的保留效果。就「引導假說」的觀點來看,對線性移動動作距離的 準確性來說,提供100%的聽覺回饋訊息,是屬於表現變項;而提供100%的視覺與動覺回饋訊息, 不僅是屬於表現變項,同時也是學習變項。
  • Item
    明確目標與漸進目標對動作表現的影響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3-12-01) 陳益祥; 劉一民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