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單手截取行動時間與空間的適應:直接知覺觀點
    (2011) 彭國威; Wayne Gwo-wei Peng
    行動者必須精確地調整時間與空間的參數,以執行日常活動與運動表現的截取行動。直接知覺概念主張個體直接擷取身體尺度訊息引致行動,並與環境交互作用;行動的適應是協調與控制改變的過程,受有機體、環境與工作之限制。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環境條件對單手截取行動之時間、空間參數與內在變項的影響,並檢驗行動尺度比率的界限與動作適應。30名成人以單手分別截取5種不同速度(2.1、3.2、4.6、5.4與6.0 公尺 / 秒)球體,並以平衡消去安排球速,每種球速試作10次。依變項蒐集9項運動學參數(截取行動的拇—中指最大開口距離、拇—中指開口最大速度、潛伏時間、傳送階段時間與位移、抓握階段時間與位移、接觸前最大速度、抓握最大速度)與3項速度相關行動尺度換算參數。經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一)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手部最大開口距離增加,且手部最大開口距離的變異性較為穩定;(二)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動作速度變快,其相對潛伏時間與動作時間較短;(三)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調整向前位移距離,其傳送階段位移與抓握階段位移較短;與(四)單手截取較快速度來球行動尺度比率較大,且改變達特定閾值,行動尺度比率維持特定範圍。
  • Item
    多媒體行動裝置與障礙物型態引致穿越間隙之行動與知覺
    (2018) 黃嘉笙; Huang, Chia-Sheng
    穿越環境中的間隙是人類在移動中最常面臨的情境,維持清晰的偵查能力有助於準確知覺穿越間隙的可能性。然而,多媒體行動裝置除了帶來日常生活上的便利性之外,卻可能在不適當的使用情況下影響使用者的動作行為與安全。本研究立基於生態心理學觀點,旨在探討個體操作行動裝置的形式、障礙型態、分心活動、與認知負荷是否影響穿越間隙的知覺與動作表現。本研究招募84名實驗參與者,以隨機方式分派為6組實驗組與1組控制組,實驗組包含:(1)免持式接聽電話、自傳式回憶問題,(2)免持式接聽電話、回應算術問題,(3)手持式接聽電話、自傳式回憶問題,(4)持式接聽電話、回應算術問題,(5)以觸控螢幕傳輸簡訊、自傳式回憶問題,和(6)傳輸簡訊、回應算術問題,共六組。實驗過程中除了控制組之外,參與者皆被要求以指定的操作方式使用智慧型手機,並穿越由人或圓柱體兩種障礙物型態構成的間隙;臨界值會以最小可穿越間隙寬度和參與者肩寬計算獲得,並以三維動作擷取系統蒐集包含行走速度、轉肩角度、與安全限界等運動學參數,最後採用NASA-TLX量表主觀評估實驗工作的負荷。研究發現:一、障礙物型態會影響穿越間隙的環境賦使知覺,以及除了轉肩角度以外,各項穿越行為的指標,行動裝置的操作形式主要影響行走速度與轉肩出現的相對時間;二、穿越間隙的臨界值受操作形式-分心或障礙物型態的影響,通訊內容的認知負荷主要影響轉肩角度與工作負荷指數。
  • Item
    練習情境對桌球初學者正手發不旋轉長球之影響
    (2017) 楊雅婷; Yang, Ya-Ting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練習情境對桌球初學者正手發不旋轉長球之影響。方法:實驗參加者為64名國中生(男32、女32名),未曾接受過正式桌球訓練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12.6 ± 0.56歲,進行前測(即桌球正手發不旋轉長球技能測驗)後,將實驗參與者採S形排列平均分為四組:無限制組、落點限制組、高度限制組、雙限制組。實驗流程為實驗參加者在球桌左方之指定位置發球,以正手發不旋轉長球方式發斜線至對桌得分區,練習時依各組別之練習情境不同,每次練習200顆,兩次/週,共練習四週,練習期間以攝影機記錄得分區狀況,計算個人進球得分,四週後進行立即保留測驗及遷移測驗,隔週進行延遲保留測驗。實驗資料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檢證在不同組別與測驗之間、不同組別與練習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再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四組的遷移測驗。結果:一、不同練習情境之立即保留、延遲保留測驗有顯著差異,且高度限制組之學習成績顯著優於其他組別。二、不同練習情境除了雙限制組外,其餘三組之練習表現隨著練習次數增加皆有顯著提升。三、不同練習情境對於遷移測驗無顯著影響。結論:在練習時,有提供高度限制之練習情境能有助於桌球正手發不旋轉長球之學習表現。
  • Item
    抓取動作之手指數與身體尺度比率的年齡差異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0-12-01) 彭國威; 卓俊伶; 楊梓楣
  • Item
    伸手抓取動作之身體尺度比率界限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9-09-01) 彭國威; 卓俊伶; 楊梓楣
  • Item
    5-12歲女童接球動作發展的年齡差異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12-01) 楊梓楣; 卓俊伶
    在動作發展的研究中,常以單一測驗情境來檢測動作技能,就動態系統的觀點而 言,個體、環境、和工作等三個限制的交互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動作表現,所以單一測驗情境 的檢測結果能否代表個體真正的動作發展層次,頗值商榷。因此,本研究旨在檢驗:問題( 1 )不同環境限制下, 其動作發展的年齡差異為何﹖問題( 2 )在何種的環境限制下,所 得的動作發展趨勢, 最適於標示出接球動作發展的年齡差異﹖本研究之假說為:( 1 )在 不同環境限制之下,隨著年齡增長動作發展的層次也隨之增進; ( 2 )環境限制難度越高 ,動作表現的層次越低。48 名國小女童為實驗參加者,依照年齡分為 5、7、9、11 歲四組 ,分別錄影其接四種不同直徑( 7、17、27、37 公分)但重量相同( 500 公克)的球各 5 次之動作,根據修正後接球動作發展層次表進行評分,經評分者內與外之信度考驗後,再以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敘述性頻次統計分析後,發現:不同的環境限制會引發不同的動作型式 ;動作發展的年齡差異亦不相同,其次是四種球中以相對較大球最能引發最佳動作表現,最 適於標示出接球動作發展的趨勢。
  • Item
    兒童踢球動作型式之轉移:工作限制與年齡效應
    (臺灣運動心理學會, 2003-07-01) 彭國威; 卓俊伶; 楊梓楣
  • Item
    接球動作型式的環境限制變項探討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07-01) 楊梓楣; 卓俊伶
    在動作發展的研究中,傳統的觀念係將工作分析定義為:鑑別動作成分並 且以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的原則加以排序的處理程序,此種定義的缺點是只重視 工作的特徵,而忽略了動作表現者本身的特質。為了解決傳統觀點所面臨的問 題以及克服其缺點,強調整體考量的生態工作分析因而應運而生,生態工作分 析的重點在於人的動作表現並非僅受限於動作者本身,而是由其與環境限制與 工作限制等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本研究的問題是:環境變數造成的限 制對動作型式的影響為何?根據動態系統的觀點,動作型式將因環境因素之難 度不同而產生改變,亦即環境限制的難度越低,動作型式會越高階;反之難度 越高,則動作型式會退化為較低階的層次。本研究以14名國小二年級男性學 童為實驗參加者,分別錄影其個別接四種不同直徑 (7、17、27、37公 分)但重量相同(500±10公克)的球各5次之動作,經評分者信度考驗 (評分者間信度為87%∼91%:評分者內信度為93%∼95%),然後再 經重覆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瞭解其動作型式之層次,是否會因所接球體 的大小不同而產生改變。結果發現在接難度較高的球時,其動作型式的層次明 顯低於接大小較適中的球時之動作型式,這與本實驗之假說相符,且支持動態 系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