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碳水化合物增補對耐力運動時肌肉激素-irisin及能量代謝指標之效應
    (2016) 蔡易珊; Tsai, Yi-Shan
    背景:Irisin為骨骼肌所分泌之激素,運動能刺激irisin分泌,促使脂肪產生棕化 (browning) 現象,除了運動本身所造成的能量負平衡外,還可能透過irisin之作用得到整體能量代謝上的益處。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單次長時間耐力運動與碳水化合物增補對irisin的效應,及其與能量代謝指標間之關係。方法:招募12名有運動習慣的男性,以重複量數、平衡次序之設計,進行跑步運動(70% VO2 max 90分鐘+90% VO2 max漸增至衰竭)搭配增補碳水化合物或安慰劑兩種實驗處理,且於運動前分別增補高、低碳水化合物比例之飲食。每次實驗於基準值及隔日(24小時)安靜值時分別進行口服葡萄糖耐受度測驗 (OGTT);運動第20、40、60、80分鐘各增補一次,每次增補每公斤體重2.5毫升、濃度10 % 之碳水化合物溶液,或相同甜度之等量安慰劑溶液。每次實驗共採血六次,分別為基準值、運動前、運動中(第80分鐘)、運動後立即、運動後1小時,及隔日(24小時)安靜值,檢驗血液irisin、葡萄糖、乳酸、胰島素之濃度。另外,實驗過程亦收集呼吸、心跳、自覺量表等數據。結果:碳水化合物增補與安慰劑處理間及各時間點間之irisin濃度無顯著差異 (p > .05);碳水化合物增補與安慰劑處理間及各時間點間之OGTT數值無顯著差異 (p > .05);碳水化合物增補處理之高強度運動至衰竭的時間顯著大於安慰劑處理 (318.58 ± 92.67秒vs. 256.42 ± 116.32秒) (p< .05);碳水化合物增補處理在運動過程中的血糖濃度顯著高於安慰劑處理 (104.17 ± 9.20 mg/dL vs. 83.92 ± 9.54 mg/dL) (p < .05)。結論:單次長時間耐力運動前增補不同碳水化合物比例飲食及運動過程中搭配碳水化合物增補,皆不會改變血液irisin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