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不同比例負能量平衡監控介入對年輕肥胖女性體適能及心臟血液動力學的影響
    (2017) 詹美玲; Chan, Mei-Ling
    肥胖者較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和體適能不佳,而增加身體活動量和減少能量攝取是控制體重之原則,過去研究中,罕見以不同運動及飲食比例之負能量平衡監控系統來控制體重。目的: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十二週不同負能量平衡比例監控介入對年輕肥胖女性身體適能及心臟血液動力學的影響。方法:本研究招募53位健康年輕肥胖女性(平均年齡21.74±1.8;BMI29.8±2.7),隨機分派為:熱量限制監控組(CRM,100%飲食負平衡)、身體活動監控組(PAM,100%身體活動負平衡)、熱量限制及身體活動監控組(50% CRM + 50% PAM負平衡, CPM)三組實驗組及控制組(CG,不予控制)等四組;其中CRM, PAM, CPM三組實驗組進行12週介入,每週減重0.5公斤,並在第0(第1階段)、7(第2階段), 13(第3階段)週,進行體適能及心臟血液動力學評估;所收集資料統計方法以Two-Way Mixed ANCOVA、Repeat t test、One-Way ANOVA進行各項分析比較(α=.05);結果:一、階段與群組差異:體重(W)、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肪%(FAT%)、腰圍(WC)、臀圍(HC)、3分鐘登階耐力指數(EI)等參數參數,明顯在第3階段優於CG組;二、前後差異:1. 身體組成參數:W, BMI、除脂肪量(FFM), W, HC在CRM, PAM, CPM三組; FAT%在PAM, CPM兩組; WHR在CG, CPM組介入後顯著改善; 2.體能參數:6分鐘走路距離(WD_6min)在CRM, PAM, CPM三組; 立定跳遠(LJ)、EI在CRM, CPM組;CU60s在PAM, CPM組介入後有明顯增加; 3.心臟血液動力學參數:第1-3階段在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數(SVI)、收縮末期容積(ESV)、射血分數(EF%)僅在PAM組、第2-3階段SV, SVI僅在PAM組有明顯進步。三、前後變化量差異:1.身體組成變化量(Difference, _D)參數:W_D, BMI_D, FAT%_D, WC_D, HC_D等參數變化量在CRM, PAM, CPM三實驗組;腰臀圍比例(WHR_D)在CPM組皆明顯優於CG組;2. 體能變化量:CU60s_D在PAM組;EI_D在CRM, CPM組;WD_6min_D在CRM, PAM, CPM三組均明顯優於CG組。結論:十二週不同比例之身體活動及飲食負平衡監控介入皆能改善體適能,但只有PAM組顯著改善心臟血液動力學,於減重過程中,提高身體活動量較能改善心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