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有無從事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下階梯動作型態之比較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4-12-01) 張文星; 張耀庭; 黃長福; 張家豪
    下階梯動作會使步幅受到階梯的限制,同時需注意階梯位置及高度,因此會改變個體原有的動作型態,然而,太極拳運動強調動作較慢的重心轉移,屬於連續性及較低強度的活動,在運動的過程中也有別於其他有氧運動(如:慢跑、騎乘腳踏車、游泳),因此從事太極拳運動是否會改變日常生活動作中的動作型態,值得深入探討。目的:探討從事太極拳運動與健康中老年人於下階梯動作型態之差異。方法:本研究招募16名中老 年人,包含8名太極拳運動組與8名對照組。利用10臺Vicon攝影機(250 Hz)、Kistler 測力板(1000 Hz)和Noraxon無線肌電系統(1500 Hz),同步收集下階梯過程的全身動作、地面反作用力及肌肉活化情形。使用SPSS 20.0進行獨立樣本t考驗,比較兩組間之差異。結果:太極拳組於下階梯之時間較長(p < .05)。制動期過程中,太極拳組於地面反作用力、負荷率及膝關節伸展力矩皆小於對照組(p < .05)。推蹬期過程中,太極拳組髖關節屈曲力矩低於對照組、踝關節蹠屈力矩高於對照組及腓腸肌活化多於對照組(p < .05)。結論:本研究發現太極拳組有助於減緩地面反作用力,降低下階梯過程中受傷的風險。
  • Item
    沙灘排球選手與室內排球選手沙地起跳動作之差異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3-03-01) 陳膺成; 林槐庭; 黃長福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一、透過3D運動學的分析,來瞭解沙灘女子排球選手與室內排球選手沙地起跳動作技術的差異。二、透過下肢肌群的肌電訊號分析受試者沙地起跳時,下肢肌群在不同分期的施力方式與差異。以8位女子沙灘選手與8位女子室內選手為研究對象,二部Casio EX-FH20數位攝影機(210 Hz)與一套Noraxon肌電測系統(1,000 Hz)進行同步,擷取二組受試者在沙灘排球場地跨步起跳動作的運動學參數與肌電訊號,以獨立樣本t考驗來分析所得之資料,統計顯著水準定為 .05。本研究之主要結果為:一、「沙灘選手」有較佳的起跳合速度與起跳垂直速度,所以有最大的跳躍高度,和接近垂直的起跳角度。沙灘選手右腳支撐期時間較短,且沙灘選手有較大的下蹲緩衝角度,所以下蹲期的時間在起跳過程中所占的比例最長;而下肢關節活動角度較大,也導致有較長的上升作用期,能有效提升跳躍高度。二、在整個起跳過程中,二組受試者主要肌群的施力順序呈現相似的趨勢,其主要作用肌群施力順序為:右腳支撐期為股直肌與股內側肌;下蹲期為股內側肌與股直肌,但腓腸肌與股二頭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上升期為腓腸肌、脛前肌與股二頭肌。本研究結論:沙灘選手的下肢肌群在沙地起跳時可以產生較大的收縮,亦顯示下肢肌群間施力的順序更具協調性。透過本研究的結果,將有助於選手在沙地起跳的技術有所提升,讓沙灘排球選手的起跳能力能夠發揮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