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隙越動作之環境賦使知覺:準確度、預測因子與年齡效應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4-03-01) 黃嘉彬; 卓俊伶; 陳重佑; 楊梓楣
    目的:本研究以生態手段之直接知覺觀點,探討個體知覺與其行動的配連,並找尋不同年齡族群於判斷隙越距離與實際隙越距離之差異與預測因子。方法:實驗參與者為21名兒童、18名成人與19名老年人,經測量身高、眼高、腿長、腿部肌力與髖關節柔軟度後,進行隙越距離判斷測驗與實際隙越測驗,缺隙寬度為50公分至130公分。以3(年齡)×2(隙越情境)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不同年齡組與隙越距離之關係,並以逐步迴歸檢驗隙越距離是否與個體之因子有正相關。結果:(一)兒童族群與老年人族群之判斷隙越結果與實際隙越結果差距相較於成年人有顯著差異,兒童與老年人的判斷與實際隙越結果差異均較成年人大。(二)髖關節柔軟度和三族群實際隙越之結果呈顯著正相關,另外老年人之判斷隙越距離和眼高及腿長亦呈顯著正相關,實際隙越距離和判斷隙越距離以及腿部肌力也呈現顯著正相關。結論:(一)相較於成人,隙越動作的知覺-行動配連準確度在兒童與老年人時期較低。(二)髖關節柔軟度是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實際隙越距離之預測因子;眼高、腿長以及髖關節柔軟度亦是老年人判斷隙越距離之預測因子;判斷隙越距離以及腿部肌力也是老年人實際隙越距離之預測因子。
  • Item
    自發錯誤估計促進自我控制回饋的動作學習效益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9-06-01) 林尚武; 卓俊伶; 楊梓楣; 陳重佑; 葉俊良
  • Item
    工作難度對序列動作編序的影響及其年齡差異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0-12-01) 林尚武; 卓俊伶; 陳重佑; 楊梓楣
  • Item
    以得爾慧法建構垂直跳因素評量表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6-09-01) 黃嘉彬; 卓俊伶; 陳重佑
  • Item
    自我控制回饋對動作表現、學習及錯誤估計的效應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07-03-01) 葉俊良; 卓俊伶; 林靜兒; 陳重佑
    本研究探討自主決定的自我控制回饋訊息,對空間性位移動作表現、學習與錯誤估計的影響。實驗參與者為30名成人(男性16位,女性14位),隨機分派到自我控制回饋組、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或控制組,獲得期進行80次試作,24小時後進行12次保留測驗。實驗工作為自我配速線性移動動作,依變項為穩定性、準確性及錯誤估計能力。經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杜凱氏法發現:(一)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獲得期的變異誤差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68);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保留測驗的變異誤差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48),(二)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獲得期的絕對誤差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71);自我控制組保留測驗的絕對誤差值顯著低於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及控制組(p<.05, ES=0.70),(三)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獲得期的錯誤估計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71);自我控制組在保留測驗的錯誤估計值顯著低於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及控制組(p<.05, ES=0.85)。因此,本研究的結論為自我控制回饋是學習變項,而非表現變項,且自我控制回饋利於提升錯誤估計能力。
  • Item
    不同人體肢段參數之重心動態性誤差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0-03-01) 黃長福; 陳重佑; 陳帝佑; 劉宇; 李志明
  • Item
    國術騰空飛腳動作運動控制與協調系列研究(2)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12-01) 劉宇; 陳重佑; 莊榮仁; 黃長福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主動與被動的關節力矩對運動的影響及其協同作用效果, 從運動生物力學的角度研究國術騰空飛腳動作的運動控制機轉。研究的受試對象為熟練掌握 騰空飛腳動作之國術運動員 5 名。 根據肢段間互動的動力學分析結果,我們獲得如下幾點 結論:一、支撐階段初期:膝關節屈肌,髖關節伸肌在起主要作用;中期:伸髖、伸膝、伸 踝關節肌肉在起主要作用,而在末期,踝關節伸肌在起主要作用。國術騰空飛腳選手,其膝 關節屈肌肌力必須具備其伸肌肌力的 80%。二、飛行階段,主動的肌肉力矩,主要被用來抵 抗平衡由於運動而產生的肢段間互動力矩。這種主動與被動力矩的對抗平衡作用發生在上擺 與下擺的轉換期,即在飛腳達到最高點前最大。順勢下擺時,肌肉力矩被用來平衡重力矩的 作用。
  • Item
    網球拍拍柄材質之振動阻尼比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07-01) 陳帝佑; 洪得明; 劉宇; 陳重佑; 黃長福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網球拍拍柄結構之振動特性。實驗中使用五 種不同材質的網球拍,分別為100%碳纖維、100%玻璃纖維及碳纖維和玻璃 纖維比為7:3、5:5.3:7之網球拍為主要測試的對象,五支網球拍 的重量、網壓、勁度、平衡點和拍喉位置前的條件都在相同控制下,進行網球 撞擊的振動測試和控球能力測試。振動測試主要是以BioPAC的訊號處理系統 和一個Kistler(20g)、一個BioPAC(50g)的加速規進行數據的採集,採樣 頻率為2000Hz網球的撞擊速度均固定為4.09m/s。 實驗結果發現100%碳纖維網球拍在中心撞擊與偏心撞擊時,其振動之第 一模態皆有較高的阻尼比(p<.05)。阻尼比隨著網球拍握柄的玻璃纖維含量的 增多而有明顯降低的情形。所以,當相同之撞擊力傳遞經過100%碳纖維球拍 時,會因其阻尼比較大的緣故,而對傳遞來的振動力有較佳的阻振效果,並減 少了振動的趨穩時間,因此,給予握拍手有較少的負荷。
  • Item
    國術騰空飛腳動作運動控制與協調系列研究(1)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12-01) 劉宇; 陳重佑; 莊榮仁; 黃長福
    本系列研究的目的是以生物力學的研究方法探討「騰空飛腳」動作的運動控制與 協調的機制及其對實踐的指導意義。 第一部分的研究是以影片分析法 (120Hz) 和測力板分 析法 (600Hz) 同步收集五位優秀武術選手「騰空飛腳」動作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參數, 以探 討下肢各關節的運動學和地面反作用力特徵,作為進一步分析下肢各關節控制力矩及其協同 作用效果奠定基礎。角對角座標分析結果顯示「騰空飛腳」起跳階段的支撐腿踝關節與膝關 節均是同步完成先曲屈後伸展的協調作用形式,而髖關節則是在初期先伸展後才與膝、踝協 同變化。角 -- 力座標的分析說明了水平方向地面反作用力扮演著降低運動員水平速度的機 制,而垂直方向的最大地面反作用力產生於下肢關節的最大彎曲階段,為伸展下肢關節創造 了良好的初始條件。騰空後,手腳擊打動作是在身體重心達到最大高度之前完成,作用腿下 肢三關節的角速度最大值均出現在手腳擊打前。
  • Item
    武術「騰空飛腳」助跑階段的生物力學分析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7-12-01) 陳帝佑; 李志明; 唐人屏; 黃長福; 陳重佑; 許樹淵評
    「武術」是唯一進入亞洲運動會成為國際性的中國傳統體育運動競賽項目, 其中 長拳比賽的『騰空飛腳』動作,是套路指定的跳躍性動作。由於武術裁判法指出『騰空看高 度』的評分準則,因此,適宜地運用三步的助跑技術,為調和起跳階段動作做準備,以增加 跳躍高度,凸顯出動作的特性,進而影響裁判於「風格、節奏」與「勁力、協調」方面的主 觀給分。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乃是利用 Peak Performance 二度空間影片分析系統,探討 優秀武術運動員『騰空飛腳』動作助跑階段的運動學特徵,並對國內優秀武術運動員『騰空 飛腳』的助跑技術進行診斷。 實驗以國內六名優秀武術選手為受試者, 平均身高為 167.9 ± 6.0 公分,平均身體質量為 62.0 ± 5.0 公分,平均年齡為 20.0 ± 2.8 歲, 平均習 武年齡為 3.0 ± 1.2 歲。 並以重複量數相依樣本 t 檢定(α =0.1 )比較助跑兩步動作 的差異。結果發現六位受試者中,僅有跳得最高的運動員助跑階段逐漸降低其重心;而重心 水平速度的極大值多半產生於第一飛程階段,其減速可用於從容調整起跳時的動作技術,此 一結果也與《武術基本功》( 1988 )一書對於騰空飛腳技術的描述有所不同。最後,本研 究建議國內武術選手施行「騰空飛腳」動作助跑時,應逐步降低重心,並在最後一步前仰身 增加髖關節角度,致使膝關節於起跳階段初期有適宜的彎曲角度,以從容的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