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年齡與運動對於腦部血管新生路徑與發炎指標的效應
    (2010) 李若屏; Jo-Ping Lee
    摘要 目的:研究一為分析大腦組織中血管新生機制於兩週運動訓練過程的變化;研究二為觀察單次運動對於高齡大腦血管新生機制之影響;研究三為觀察兩週運動訓練對於大腦血管新生機制之影響。方法:研究一使用3個月齡之雄性SD鼠,進行兩週且每天90分鐘的運動,收集動作皮層和海馬回組織的時間包括運動前(n=6)以及運動第1天(n=6)、第7天(n=6)和第14天(n=6)後一小時。研究二將使用3個月和12個月齡之雄性SD鼠,分為年輕控制組(YC,n=6)、年輕運動組(YE,n=6)、老年控制組(OC,n=6)和老年運動組(OE,n=6),並於90分鐘單次游泳運動後1小時進行組織收集。研究三進行長期運動訓練,以與研究二相同的組別設計於兩週游泳運動後隔天收集組織。分析指標包括微血管密度、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VEGF接受器-2 (Flk-1)、VEGF接受器-1 (Flt-1)、angiopoietin-1 (Ang1)和angiopoietin-2 (Ang 2)與Tie2、eNOS、糖化產物接受器(RAGE)、巨噬細胞標的蛋白(CD6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以及第1類型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之表現量。結果:研究一發現動作皮層區VEGF、Ang1和eNOS於運動第1天顯著增加後便回復至運動前水準,其接受器Flt-1和Tie2則分別於運動第1和7天後顯著增加並持續至第14天,而CD68於運動第1至14天均顯著增加,動作皮層區之微血管密度於運動第7天顯著減少而第14天又回升;海馬回區之VEGF、Flt-1和Ang1 以及CD68、SOD1和GLUT1於運動第1天期間內顯著增加後便回復至運動前水準,海馬回之微血管密度於兩週運動期間無顯著變化。研究二發現OC組動作皮層區及海馬回區之SOD1均顯著高於YC組,且僅OC組動作皮層區之Flk-1 mRNA以及Flt-1、eNOS、Ang1和CD68蛋白表現均顯著高於YC組,而這些差異並無出現於海馬回;OE組與OC組之血管新生因子和發炎指標均無顯著差異。研究三發現兩週運動後,YE組之兩腦區血管新生因子和發炎指標與YC組多無顯著差異,OE與OC組之比較亦獲得相同結果,僅YE組和OC組動作皮層之CD68均顯著高於YC組,以及OE組海馬回之CD68顯著高於OC組;YE組於動作皮層和海馬回之微血管密度均顯著高於YC組,OE組之CD31呈色亦有高於OC組之趨勢,而OC組的AP和CD31呈色均顯著低於YC組僅出現於海馬回區域。結論:本研究顯示兩週且每日90分鐘之游泳運動有助於腦部血管網路的汰換,且海馬回的血管新生因子相較於動作皮層區具有較快的調適反應,然海馬回區域相較於動作皮層區提早出現血管網路的退化,而兩週游泳運動訓練可引致年輕腦部之血管新生,亦可能對於中老年腦部血管結構具正面效應。